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上海师大学子在行走中感悟时代伟力

0
分享至


“传承文化,不只是保存记忆,更是创造连接。”上海师范大学2023级本科生金思贝刚刚完成关于上海方言与沪谚文化传承的调研,她和同学又开始再调研的基础上,探索用数字媒介传承文化的“活态传承”之路。

从今年暑假开始,上海师范大学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举全校之力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积极构建“概论课+专论课+个论课”师大模式,精心组织开展专项社会实践,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以系统化规划、特色化实践,引导学子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构建起立体化、多维度、可复制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此次社会实践团从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实景课堂、行走课堂四大板块出发,组织学子深入基层开展专项实践百余项,推动学生将课程学习与中国国情、当代实际紧密结合,实现从“被动获取知识”到“主动参与实践”的价值转变。

其中,“理论宣讲以厚德励志”板块走进上海市爱心寒暑托班、社区、企业等场景,打磨36节宣讲课程,累计开展近80场理论宣讲,覆盖9000余人;

“社会调研以博学研思”板块开展18项专题调研,引导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形成鲜活案例反哺第一课堂;

“实景课堂以求是创新”打造红色铸魂基地、创新赋能基地等三类平台,将教学延伸至上海徐汇滨江、浙江安吉余村等真实场景;

“行走课堂以笃行进取”则设计10条路线,从“在上海”“来上海”“谈上海”三个维度,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思想伟力。


“你心目中的军人是什么样子?”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金江镇兴隆村的教室里,习近平强军思想理论宣讲团成员以创新形式进行宣讲,为孩子们开展国防教育课程。

“绿色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寻访团学生金逸晗有感而发。今年8月,恰逢“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寻访团学生在浙江安吉余村等地进行走访、实践。作为地理师范专业的“未来教师”,金逸晗希望能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堂,让更多学生从地理视角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此次专项实践,上海师大让青年大学生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厚度,使学生在“行走的大思政课”的课堂中学思践悟,实现了“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哺课堂—思政育人”的闭环育人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汇报 incentive-icons
文汇报
华语世界高品质人文阅读平台
263147文章数 3097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