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座以过桥米线和石榴闻名的城市,用有温度的城市治理诠释着文明城市的生动内涵。
从智慧停车系统到公园广场的改造,蒙自将民生需求转化为治理坐标,点滴变化让市民触摸到了幸福质感。
科技让治理更精准
依托云南省城市大脑试点建设,蒙自市整合涉及公安、城管、交通等12个部门数据,建成一网统管平台,促城市治理科学精准。
![]()
“去年雨季,系统提前2小时预警复兴路积水,我们即刻通知相关部门完成排水作业,保障了周边学校学生正常上下学”。文澜街道工作人员李女士说。
文澜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辖区智能井盖状态和易涝点水位数据。据了解,2017起,蒙自市启动安装智能井盖报警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井盖移动或破损情况,并发送预警信号至管理平台。
蒙自市还建成全州首个智慧停车系统,市民扫码即可查看全市车位实时状态。公共广场周边车位周转率提升40%,便民惠民。
微更新激活城市细胞
南湖休闲广场的蜕变,是蒙自城市更新的生动缩影。
![]()
蒙自南湖休闲广场曾是设施老化的市民广场,改造时保留了300年古树群,增设适老化健身区、儿童乐园和24小时图书驿站。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拆除了200米围墙,让广场与周边社区、商铺自然融合,日均人流量从3000增至1.2万”。
针对老城区空间碎片化问题,蒙自市实施见缝插绿工程。蒙自文萃街道整合闲置地点建设的贲古银坊,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母炳林“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基地,提供银器制作全流程体验活动,市民在等候孩子放学的同时,也能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石榴籽工作法凝聚合力
蒙自市创新推行“石榴籽工作法”,激发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
![]()
北京路美食街的47家餐饮店自发成立油污治理小组,每月评比清洁标兵。老字号火烧房子菊花过桥米线店员张先生展示着油水分离器,“现在泔水处理达标率100%,顾客在点评网站给的卫生评分从3.8升到4.9”。
由退休干部组成的72名城市“啄木鸟”志愿者团队,常态化排查市政设施缺损、违法行为等城市管理问题,三年累计上报井盖破损、路灯故障等问题2300余件。与此同时,“民生雷达”系统通过AI分析12345来电、网格日志等数据,精准预判并处置隐患。
“现在出门,放心又安心。”银河社区居民李丽感慨道。
细节处的幸福刻度
蒙自市从细微处入手,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
蒙自夜市不再简单摊点扎堆,而是规划为文创、美食、演艺等主题区。在大树寨夜市,城管队员化身服务专员维护秩序,大学生创业者李婷的鲜花米线摊月收入超3万元,她说,“这里管理规范,顾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
![]()
银河社区打造“中央厨房+助餐点”网络,独居老人刘奶奶每天花8元就能吃到三菜一汤:红烧肉软烂入味,比我自己烧得好。配套的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理疗、戏曲排练等服务,使用率已达85%。
“我们要让每个市民都成为城市发展的受益者、参与者和见证者。”蒙自市领导干部这样说也这样做。
从智慧平台到街角公园,从商户自治到银发力量,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每一帧画面都跃动着市民美好生活的时代强音。这座滇南明珠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着文明城市的独特魅力。
云南网通讯员 王爱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