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强化农村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惩治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行为,近日,四川省合江县市场监管局先市市场监管所聚焦农村坝坝宴这一关键环节,采取““源头管控+过程监管+能力提升””三维发力模式,建立健全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效防范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集体聚餐领域。
![]()
实施“双备案+全流程监管”制度,强化源头治理
鉴于农村自办宴席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特性,该所严格推行“举办者+承办者”双备案管理制度。对于一次性就餐人数达100人以上的宴席,要求举办者和承办者在宴席前2日向属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报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备案表》,如实填报就餐时间、人数规模、场地条件以及承办人员健康证明等信息,以确保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宴席动态,从源头上防控假冒伪劣食品风险。
在宴席举办期间,执法人员联合属地乡镇、村(社)工作人员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核查食品原料采购渠道,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来源不明及“三无”食品;对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检查,坚决杜绝假冒伪劣食品流入餐饮环节。
组织开展流动厨师专项培训,夯实安全基础
针对流动厨师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易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问题,该所专门举办农村流动厨师食品安全培训班,重点讲授《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详细说明食品采购索证、醇基燃料使用、加工操作规范等关键要求,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从业人员深刻认识使用假冒伪劣食材的法律后果,切实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目前已完成86人次培训,实现辖区坝坝宴承办团队全覆盖。
推进文明办宴新风尚,构建共治格局
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积极引导村民选购合格食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通过张贴宣传资料、发放《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等方式,广泛普及“一看二查三留存”等识假辨假方法,推动形成“事前申报、事中监督、事后节约”的良好办宴风气,从消费层面压缩假冒伪劣食品生存空间。
下一步,先市市场监管所将严格落实农村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抓好坝坝宴、农村集市、小作坊等重点领域监管工作,常态化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以“监管+服务+宣传”为着力点,切实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保障群众饮食安全。(赖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