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无量寿经》《贤愚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步入古刹,总能见到佛前那一盏盏长明灯,跳跃的火光映照着庄严的佛像,几百年来从未熄灭。
这些青灯为何要日夜不息地燃烧?难道仅仅是为了照明吗?
在佛教典籍中,供灯被列为十种供养之一。
《无量寿经》记载:"为世之灯明,最尊无有上。"
一盏小小的灯火,竟被赋予如此崇高的地位。
更令人不解的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对供灯极为重视,甚至有"一灯能破千年暗"的说法。
![]()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一盏灯火与修行解脱又有何关联?当我们追溯佛教史上那些与灯火相关的公案,或许能窥见这长明不灭背后的深意。
话说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难陀的贫女,她的故事在《贤愚经》中有详细记载。这位女子家境贫寒,终日以乞讨为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一日,难陀见到城中富人纷纷前往祇园精舍供养佛陀,有的供奉金银珠宝,有的献上珍馐美食,有的布施上好衣物。她站在人群外,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供养者,心中生起无限惭愧。
"我生来贫贱,前世不知造了何等恶业,今生连供养世尊的能力都没有。"难陀心中如此想着,眼泪顺着消瘦的脸颊滑落。她在精舍外徘徊良久,始终不敢踏入。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恰巧遇到了目犍连尊者。这位神通第一的弟子,早已用天眼看到了难陀的善心。
"女子,为何在此徘徊?"目犍连问道。
难陀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尊者,我心中想供养佛陀,却一无所有。看着别人的供养,我羞愧难当。"
目犍连微笑道:"供养不在多少,关键在于至诚之心。你可曾听说,佛陀最看重的是发心,而非财物?"
难陀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微光:"可我实在太穷了,连一文钱都拿不出来。"
"那你可愿意用你所有的一切来供养?"目犍连问。
"我愿意!"难陀毫不犹豫地回答。
于是,难陀将她乞讨来的仅有的一文钱,拿去买油。店主见她如此贫困,便问:"你这一文钱,只能买到一点点灯油,连半夜都撑不过去,何必浪费?"
难陀坚定地说:"我知道油少,但我要用它来供养佛陀。哪怕只能点燃片刻,也是我的心意。"
![]()
店主被她的诚心打动,多给了她一些油。难陀欢喜地捧着油,来到精舍,亲手点燃了这盏灯,将它供在佛前。她跪在灯前,双手合十,发下宏愿:
"我今贫穷,只能以此微薄灯火供养世尊。愿以此功德,使我来世得智慧光明,灭除一切众生的愚痴黑暗。"
当夜,精舍里有上百盏供灯。富人们供的灯,用的是上等酥油,灯芯粗大,火光明亮。而难陀的灯,只是一盏简陋的小油灯,火苗微弱,在众多华丽的灯火中显得微不足道。
夜深了,大部分灯都陆续熄灭了。富人们供的那些酥油大灯,也在黎明前耗尽了油料。然而,难陀的那盏小灯,却依然在燃烧,火光甚至比刚点燃时更加明亮。
清晨,负责打扫精舍的摩诃目犍连尊者(另一位弟子,非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来到佛前,见到这盏灯还在燃烧,便想将它熄灭,准备白天的法事。
他用手扇,灯不灭。用衣袖扇,灯不灭。他甚至用风扇用力扇动,那盏小灯依然稳稳地燃烧着,火苗纹丝不动,仿佛不是在人间燃烧,而是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守护着它。
摩诃目犍连惊讶不已,正要用神通熄灭此灯时,佛陀的声音传来:
"住手!此灯非你所能熄灭。"
佛陀缓缓走来,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他看着那盏小灯,微笑着说:"此乃大心所施之灯,不是你等声闻弟子的神通能力所能熄灭的。就是用四大海水来浇,用须弥山风来吹,也熄灭不了这盏灯。"
众弟子闻言,无不震惊。一盏贫女所供的小灯,竟有如此威力?
这时,难陀听说佛陀讲到她供的灯,连忙赶来。她远远地跪在地上,不敢靠近。
佛陀看着她,慈悲地说:"难陀,你过来。"
难陀战战兢兢地走到佛前,佛陀对她说:"你以至诚心供养此灯,发下广大誓愿。你可知道,你的这一盏灯,胜过那些富人的千盏万盏?"
难陀惊讶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佛陀继续说道:"供养在于发心,不在于财物多少。那些富人虽然供养了很多,但心中带着傲慢,想着如何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贵。而你虽然贫穷,却能舍尽所有,发起无上菩提之心,这一念真诚,已经胜过了世间无数珍宝。"
接着,佛陀为难陀授记:"难陀,你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灯光如来,十号具足。"
在场的弟子们都震惊了。一个乞讨为生的贫女,仅仅因为供养了一盏灯,就能得到佛陀的授记,未来成佛?
阿难尊者不解,问道:"世尊,难陀只是供养了一盏小灯,为何能得如此殊胜果报?"
佛陀看着那盏依然明亮的灯火,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间和空间,看到了无数劫以来众生在黑暗中轮转的景象。
"阿难,你可知道,这世间最深的黑暗是什么?"佛陀问道。
阿难思索片刻,答道:"世尊,是无明吧?"
佛陀微微点头,却又摇了摇头:"无明固然是黑暗,但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
他举起手,指着那盏长明不灭的灯火,说出了一段震撼古今的开示。
而这段开示,正是揭示了供灯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深层密意……
此时,精舍中聚集的比丘们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世尊揭示这个秘密。
连平日里神通广大的目犍连尊者,此刻也如同初学者一般,恭敬地等待着佛陀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