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退役军人在离开军队后,享有优先安置和优先就业等多项优厚待遇。然而,来自河南的一位退伍军人庄振峰,却遭遇了极其不公的对待。据悉,庄振峰的身份竟然被他人冒用长达 26 年之久。
![]()
有人盗用了他的军人身份,更换了他的照片,甚至将他的户口注销。冒名顶替者在国有企业任职,并获得了多次表彰和奖励。而真正的庄振峰,却连办理军人优待证都屡遭阻碍,最终只能靠做保安谋生。这不仅是对退伍军人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也对社会的公平正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命运多舛,11 岁那年,庄振于的母亲不幸去世。之后,他离开故乡独自前往遥远的黑龙江,寄居在大舅家中。大舅为他取了新的名字,叫做 “庄振峰”。1990 年 3 月 12 日,庄振峰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武装部正式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服役期间,庄振峰勤奋训练,表现出色,积极进取。凭借不懈的努力,他所在的部队为他提供了入党的机会。1993 年 10 月,庄振峰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同年 11 月,他从现今的佳木斯森林消防支队退伍。
![]()
此后多年,他依然与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保持着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老战友们通过微信建立了一个群聊,方便保持联系。群内共有 72 名成员,都是曾经在黑龙江武警部队服役的老兵。
2023 年 4 月,群里聊起了一个话题,深深吸引了庄振峰的注意。战友们纷纷提到,只要是退伍军人,都可以办理退伍军人优待证。凭此证,退伍军人能享受多种优待政策,包括铁路、航空、港口等购票优惠,以及政务服务优先权等。
2023 年 5 月,庄振峰携带退伍证、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前往办理优待证。却遭遇工作人员告知无法办理的尴尬局面。庄振峰感到非常困惑,明明自己完全符合条件,为何会被拒绝?工作人员告诉他:“系统中查不到您的有效户籍信息。” 这句话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更令他意外的是,当天他竟然无法出示 “庄振峰” 身份的二代身份证原件。
原来,庄振峰实际上拥有两个身份。出生时,他的户口在河南登记,名为 “庄振于”。11 岁后,寄居大舅家时,大舅帮他在黑龙江又办理了一个户口,名字是 “庄振峰”。但河南的老户口一直未被注销。
由于当时网络尚不发达,公安机关无法联网查询,未发现这一重复登记情况。于是,庄振峰无意中拥有了两个不同的户籍。他入伍时使用的是 “庄振峰” 的身份。退伍后,黑龙江省海林市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曾为他安排工作。
![]()
他被分配到牡丹江林管局下属的大海林林业局建筑公司任职。可惜两年后,该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收入不理想。权衡发展前景,庄振峰选择停薪留职,外出务工。这些年来,他
因此,他未办理 “庄振峰” 的二代身份证。这也导致他在申请退伍军人优待证时,因身份证缺失而陷入困境。
实际上,黑龙江公安和民政部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清理历史遗留的户籍重复问题,包括因早期信息化不足造成的双重户口登记。庄振峰表示,他曾看到过相关通知。公安机关公告要求持有重复户口的居民选择销户,只保留一个身份。
他原本计划注销 “庄振于” 的户口,保留军人身份 “庄振峰” 的户口。可因长期外出打工、生活不定,未能亲自回黑龙江办理此事。这件事情就此搁置下来。但即便如此,相关部门在操作时理应核实本人情况,才能做出决定。然而,庄振峰多年未动用 “庄振峰” 的身份,对户籍变动全然不知。
事情究竟发生了什么呢?由于退伍军人事务局无法查到 “庄振峰” 的户籍信息,庄振峰接受工作人员建议,前往派出所进一步查询。2023 年 5 月,他来到曾是自己退伍分配单位所在地的大海林派出所。民警查询后震惊地发现,他的户口竟从黑龙江迁至河南。
![]()
而更令人心碎的是,2016 年,“庄振峰” 的户口已被注销。这一消息对庄振峰如晴天霹雳。他确信自己从停薪留职后,便再未使用过该户口。对户口迁移和注销事宜,他完全不知情。
户籍科的民警听完他的经历,帮他调取了相关档案资料。档案中发现一份户口迁移证存根,详细记录了户口迁出的情况。该存根显示,1996 年 12 月 16 日,庄振峰的户口由黑龙江迁往河南郑州。迁移原因为 “工作调动”,他以工人身份调入郑州矿务局。
存根上还有一个经办人名字,叫曾宪宏。经过调查,庄振峰得知,曾宪宏当年是大海林派出所户籍科科长。于是他试图联系曾宪宏,想了解当年具体情况。但曾宪宏已不在派出所工作。
在进一步查询中,庄振峰发现他的户口最终地址落在河南省永城市牡丹小区。这表明户口先从黑龙江迁往郑州,随后再次迁往永城。但庄振峰对这个地址毫无印象,也从未听说过。更令人震惊的是,派出所调出注销时的证件照片。照片中的人竟非庄振峰本人,而像他的一个亲戚。
为了弄清真相,庄振峰决定亲自前往河南核实。2023 年 6 月,庄振峰独自来到河南永城市牡丹小区。该小区是永煤集团为员工提供的宿舍区。他联系了小区管理员,询问照片上的人身份。
管理员确认照片上的人名叫吕红理,是永煤集团的员工,曾在这里居住。公安机关核查后也证实,照片所示的真实户籍是吕红理。
![]()
庄振峰看着这个熟悉的名字,陷入沉思。吕红理是他的二舅的儿子,两人是表兄弟。庄振峰母亲去世后他由大舅照顾,与二舅一家多年未有联系。当初看到照片时,他只是觉得面容相似,但未能断定。管理员和公安的证实让他心中的疑问逐渐明朗。
庄振峰怀疑,吕红理盗用 “庄振峰” 的身份,主要是因为这个身份具备较高价值。“庄振峰” 不仅是退伍军人,还有党员身份,能享受多项优待和政策便利。借用此身份,吕红理在永煤集团获得了工作机会和认可。
多年来,他一直用 “庄振峰” 的身份在国企任职,甚至多次获评先进。2021 年,吕红理还以 “庄振峰” 名义在公众号发表文章,讲述自己多年来兢兢业业、积极参与技术革新。文末提到他曾获得多项专利和荣誉。
后来,庄振峰联系永城煤电集团,发现公司内部通讯录中,吕红理名字后面竟备注着 “庄振峰”。与此同时,庄振峰自己只能做零工,优待证都办不成,无法享受应有待遇。而吕红理却利用他的身份大大获益。
![]()
庄振峰猜测这背后或许与大舅有关。“庄振峰” 的户口挂靠在大舅名下,大舅调动户口极其方便。至于动机,庄振峰推测可能与债务纠纷有关。他怀疑大舅为偿债,将户口转给了二舅的儿子。但大舅已去世,二舅保持沉默,真相难以查明。
为了弄清楚真相,庄振峰决定亲自找表弟吕红理面对面对质。不久后,庄振峰在河南永城找到了吕红理。吕红理承认了自己占用庄振峰身份的事实。他说当年户口迁移等事宜,都是大舅一手操办,具体情况他不清楚。他一句话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让庄振峰无奈至极。毕竟大舅已去世,谁也无法得知事情真相。
吕红理还透露,2016 年人口普查时,河南省发布文件,要求拥有双重户口的人注销重复户口。注销必须尊重本人意愿,可以选择保留哪个户口。多余的重复户口必须注销,以保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
因此,拥有两个身份的吕红理选择注销 “庄振峰” 这个户口。注销后,他在社会上又恢复了 “吕红理” 的身份。这直接导致真正的庄振峰在办理优待证时,找不到自己的户籍信息。
庄振峰表示,吕红理未经他同意,非法占用其身份,且擅自注销户口,侵犯其合法权益。他原以为只要吕红理出具证明,事情能顺利解决,恢复户籍。但事情真相真的那么简单吗?
![]()
2023 年 6 月中旬,庄振峰带着相关资料,来到永城市公安局报案,状告吕红理冒用身份。永城市公安局永煤矿区派出所极为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经过大量细致的走访、查阅档案等工作,2023 年 4 月 9 日,专案组得出调查结论。
证实庄振峰档案于 1996 年 9 月 13 日从黑龙江省牡丹江林管局大海林林业局建筑公司,以工人身份调入郑煤集团,后转至永煤集团新桥煤矿。专案组到永煤集团新桥煤矿人劳科调查,发现人劳科存有庄振峰的相关档案。并且,证实顶替庄振峰档案信息的人员为吕红理。
拿到警方的调查结论后,庄振峰认为事情很快就能得到妥善解决。他向永煤集团纪检委反映吕红理冒用其身份的违法行为,满心期待着能讨回公道,恢复自己应有的权益。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始终没有得到永煤集团方面实质性的处理结果,这让庄振峰感到无比失望和愤懑。
直至 2024 年 8 月,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舆论的压力之下,相关部门不得不加快处理进程。8 月 22 日,河南新桥煤矿通过 “永煤集团” 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
通报称,针对庄振峰举报该矿职工吕红理冒用其身份一事,该矿高度重视,联合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经查,举报属实(庄振峰与吕红理 2 人系舅表兄弟关系)。该矿按照有关规定,对吕红理作出处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撤销其各类荣誉。涉及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虽然新桥煤矿对吕红理作出了处理,但庄振峰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他依然在为恢复自己的 “庄振峰” 身份、拿回自己的档案而奔波努力。他表示,这两年多来,因为身份被冒用一事,自己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
每次想到自己辛苦当兵退伍后的身份,被他人轻而易举地盗用,而自己却连本该享有的优待都无法获得,就感到无比痛心。他只希望能尽快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让一切回归正轨。
截至目前,警方称吕红理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还需进一步讨论。庄振峰也在等待司法机关的进一步调查结果,以及期盼着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全面、有效的维护。
这起退伍军人被冒名顶替 26 年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身份信息安全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在户籍管理、就业审核等方面的监管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绝不能让此类侵犯他人权益的事件再次发生。
本文系社会新闻/真实案件改编,本文图/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