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个家庭以最特别的方式“团聚”了!网友泪目:生命最好的圆满

0
分享至

来源:新闻坊

“爷爷奶奶恩爱一生

如今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团聚’

对他们而言

这便是生命最好的圆满……”

10月18日

在宁波市红十字眼库

一位年轻女子的分享

让在场众人悄然红了眼眶


爷爷傅乃林和奶奶潘素秋

讲述者是傅佳荔

故事的主角是她的

爷爷傅乃林和奶奶潘素秋

一对相伴60余载的恩爱夫妻

在80天内相继离世

并双双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



爷爷奶奶的捐献证书

2024年11月17日,89岁的傅乃林老人安详地闭上了双眼。家人强忍悲痛第一时间联系了宁波市红十字会。最终,老人的夙愿得以实现,遵照其生前约定傅乃林的遗体和眼角膜成功捐献。

2025年2月5日,87岁的潘素秋因呼吸衰竭,随爷爷而去。家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再次完成了捐献。这一次,是践行两位老人在14年前就许下的共同约定。

相隔80天,这对挚爱一生的夫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生命最后的“团聚”与延续。


这份超越生死的抉择,种子早在2011年就已埋下。当时,傅乃林的上海表妹签署了器官和遗体捐献登记书,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他。

“爷爷后来对我们说,‘我们死后不用大操大办,离开以后还能做做贡献,挺好的’。傅佳荔回忆道。

这个想法起初让家人有些顾虑,但看到老人的坚定与坦然,全家最终选择了理解与支持。

令人动容的是,傅乃林的决定得到了老伴潘素秋的支持,她没有半分犹豫,也一同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钻石婚合影

在傅佳荔的记忆里爷爷奶奶一生善良,一生恩爱。爷爷傅乃林,南京航空大学的优秀毕业生,鄞州区第一批高级工程师。一生勤恳敬业,到76岁才真正离开岗位,退休那年还被评为鄞州区优秀共产党员。

奶奶潘素秋,从四川贫困家庭中走出的“第一个中专生”。毕业于成都航校。

他们在合肥军工仪表厂相识、相恋,而后共赴贵阳支援三线建设。最终,为了爱情,潘素秋追随丈夫来到宁波扎根于此。


年轻时的两人

这个家庭的奉献故事还不止于此,四年前,傅佳荔的姑姑傅萍——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在生命尽头同样选择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如今,这个家有三个人的遗体捐献给了宁波大学医学院,助力医学研究。他们的眼角膜捐给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人,让他们重见光明。

“他们走了,但爱留了下来”

傅佳荔说

这份爱已从一个家庭的温暖

扩展为对世界的慷慨馈赠

这个普通的家庭用最特别的方式

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他们的故事

如种子般落入每个人的心中

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







来源:甬派、宁波晚报此前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1595文章数 27058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