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折叠屏正在被中产们抛弃

0
分享至


市场分化、中产逃离,留给折叠屏的时间不多了。

新眸原创·作者 | 李小东

九月初,华为最新款折叠屏手机MateXTs在各大平台限量开售。然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抢购几乎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无论是淘宝、京东的官方旗舰店,还是抖音直播间,页面几乎都在开售瞬间被挤爆,显示“拥挤”或“缺货”,新机几乎“秒没”。与此同时,“海鲜市场”上该款手机的溢价已炒高6000元以上。

这并非华为折叠屏首次“一机难求”。据供应链消息,MateXTs前期备货约40–60万台,但官方商城预售开启不到半小时便告罄。此前,MateXT开售时华为商城曾涌入近700万人抢购,盛况空前,却依然难解“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何如此难抢?技术复杂性无疑是首要瓶颈。余承东曾坦言,三折叠手机要实现“量产、可靠”极为困难。其次,华为在新品发售初期常采取限量策略,既为测试市场水温,也意在维持话题热度。再加上黄牛利用技术手段大规模抢购、囤货,进一步加剧了货源紧张。

表面看来,折叠屏市场似乎依旧火热,但数据背后却隐藏着另一种现实:在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出货量连续三年下滑的背景下,折叠屏的“繁荣”更像是一种“虚火”。

IDC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983万台,同比增长仅6%,远低于2023年26%的增速。尽管绝对值仍在增长,但与此前行业的高预期相比,这一数字显得乏力。目前,中国折叠屏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的1%提升至8%,对于一个历经数年发展的品类而言,其市场影响力依然有限。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折叠屏市场高度集中——相比华为75%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在剩余四分之一的空间中激烈缠斗。与此同时,转转集团的数据指出,二手折叠屏手机交易量同比上涨73%,平均持有时间仅为13个月,远低于直板手机的22个月。

一边是新品抢购的“秒光”盛况,一边是二手市场的高流转与短持有周期——折叠屏手机,似乎正从厂商描绘的未来形态,逐渐沦为部分消费者手中的“短期玩具”。而在一次次抢购失败与快速转手之间,曾经对折叠屏抱有热情的中产消费者,或许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祛魅。

01

市场正在加速分化

中国已正式超越其他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折叠屏手机市场。

但这片繁荣景象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大多数品牌难以立足。

2025年上半年,华为折叠屏出货量达374万台,占据中国折叠屏市场75%的份额,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华为折叠屏手机在国内市场份额甚至超过65%。

在折叠屏领域,华为的霸主地位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品牌认知上。一位金融从业者在采访中坦言:“朋友圈里晒折叠屏的,十有八九都是华为。”

折叠屏市场呈现出“一超多弱”的格局。荣耀以11%的份额位居第二,三星和vivo各占6%,OPPO与小米则以5%的份额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

这种市场集中度在科技产品史上极其罕见。


面对华为构筑的高端壁垒,其他厂商采取了不同的市场策略:

荣耀、小米、OPPO等品牌正试图通过性价比策略加速市场下沉。例如,荣耀MagicVFlip2起售价为5499元,努比亚Flip的起售价更是下探至2999元,试图以更低门槛吸引尝鲜用户。

华为则持续向上探索,巩固其高端形象。其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XTs非凡大师即便定价高达17999元起,官方商城仍显示“上线即秒没”,线下预订也需等待长达两个月才能拿到新机。这种“一机难求”的现象,进一步强化了其品牌稀缺性和高端定位。

一位手机业内人士评论道:“这个价格(指荣耀MagicVFlip2的5499元起售价)在直板机中都不算高,折叠屏手机正加速普及。”但这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厂商尚未具备在超高端市场与华为正面抗衡的能力。

从上游供应链来看,折叠屏手机的高成本是阻碍其普及的首要因素。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分析指出,铰链在折叠屏手机单机物料成本(BOM)中占比就达到约5%-8%。显示模组与铰链的成本合计更是超过整机成本的50%。这直接推高了终端售价。

主流折叠屏手机仍集中在万元以上价位带:华为MateXTs起售价17999元,1TB版本高达21999元;即便定位相对亲民的vivoXFold5,起售价也达到6999元。对比苹果iPhone17标准版起售价约5999元,折叠屏的价格明显偏高。

一位供应链人士透露:“折叠屏的定价,厂商也很无奈。高企的零部件成本和尚未规模化的生产,导致终端价格难以短时间内大幅下调。”

更重要的是,高价产品往往对应高端化的品牌认知,在这一点上,大部分国产手机品牌还处在爬坡的位置。

一位金融业分析师指出:“1.8万-2.2万元的超高端价格带,目前几乎只有华为一家在做,属于技术无人区,但也意味着市场容量有限。”

IDC报告同样显示,当前折叠屏市场“很大程度上还是厂商在推,而非消费者主动拉动需求”。

02

产品困境

轻薄化的本末倒置

不知从何时开始,折叠屏手机的宣传重点从大屏、高办公属性逐渐转变成了“全面轻薄”。

与过去相比,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在似乎正在出现一定偏离。

早期的折叠屏手机确实是“板砖”一块,接近300g的重量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为此,厂商们拼命给折叠屏手机减重,从300g到250g,再到230g,甚至已有产品将重量做到了219g。

更轻更薄本是好事,但问题在于,轻薄化是以配置妥协为代价的。

“随着折叠屏越做越轻薄,代价是什么呢?很明显是配置上的妥协,虽然厂商在发布会上都表示自己运用新的技术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但硬件的差距是软件算法永远无法弥补的。”

具体来说,新款折叠屏手机往往在电池和影像系统上率先遭重。更薄的机身决定了电池容量会变得更小,相机模组厚度也会降低。

结果就是,“我们去对比新老产品时,会发现新款的配置反而不如老款。”

轻薄化还带来了产品同质化的窘态。

早期每家厂商的折叠屏产品都各有千秋,有的主打“小尺寸横折叠屏”,有的主打“六边形战士”,有的主打“比影像旗舰还猛的影像”。

但如今所有厂商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减重、减薄、加电池。

可折叠屏最大的痛点——折痕、耐用性、软件适配,这些真正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多大的突破。

这就像锻刀大赛大家都在比谁的刀更好看,却忽视了刀是否耐用的特性。

耐用性争议是折叠屏面临的技术原罪。与直板机相比,折叠屏的核心难点在于铰链与柔性屏幕,用户对“折叠寿命”的担忧仍未消除。

对于消费者而言,折叠屏手机代表了未来科技,但其高昂的售价和实用性顾虑,让许多中产消费者望而却步。

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调研,尽管有70.1%的用户表示会考虑购入折叠屏手机,但用户的顾虑也非常明确:61.6%的消费者担忧铰链或屏幕寿命有限,57.1%觉得换屏、修铰链费用过高。

一位华为MateX5用户田先生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刚开始使用时,大屏和多任务处理等功能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多应用并没有针对折叠屏进行优化,大屏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他直言,下一部手机可能不会再选折叠屏。

在二手市场,折叠屏手机也面临着“不受待见”的窘境。转转平台的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二手折叠屏手机的交易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3%,“屏幕折痕”与“铰链松动”是其最常见的折价原因。

一位手机经销商张先生也证实:“(折叠屏手机)维修成本太高了,客人知道这些问题后,更不敢买了。”

03

前途迷茫:生态短板与苹果缺席

应用生态的碎片化让折叠屏的“大屏优势”难以落地。

理论上,折叠屏的超大屏幕可实现多任务处理、PC级办公等场景,但实际体验中,多数应用仍未完成适配。

行业人士指出,折叠屏要摆脱“新奇玩物”的标签,必须完成从“硬件形态创新”到“软件生态成熟”的转变。

更贵的价格、更大的屏幕,却没有换来使用体验的显著提升,消费者自然没有购买动力。”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表示。

在硬件创新放缓的背景下,软件层面的升级将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折叠屏行业正逐步迈入“软件定义硬件”的新阶段。

然而,软件生态的建设非一日之功。

厂商需进一步深化与开发者的合作,加速大屏生态建设,在优化软件应用大屏适配体验的同时,探索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

与安卓阵营在折叠屏上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至今未推出折叠屏手机。分析师预测,苹果的折叠屏iPhone可能要等到2027年才会亮相。

苹果的缺席并非对折叠屏技术的否定,而是对其成熟度的保留态度。

即使是最坚定的折叠屏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折叠屏产品仍未能解决基础性的用户体验问题。

“以类似于电脑办公需求为设计出发点,才是折叠屏应该有的设计思路,但纵观目前的市场,绝大多数厂商似乎都没有这么去做,反而还是把折叠屏当做一个可以翻开的手机,这才是核心痛点。”

在办公属性上,折叠屏手机确实拿出了各种例如多任务处理、PC级word文档、双屏并行显示等各种功能,但这还远远不够。

例如某些电脑页面在手机端显示仍不完整,功能也会缺失,这远未达到大家对“轻办公”的需求。

距离第一批折叠屏手机上市已过去六年,技术瓶颈仍难以突破。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接近2729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仅7.8%——远低于行业早期的乐观预测。

留给折叠屏手机的时间只会更加紧迫。

本文系新眸原创,申请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 ycj841642330,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和职位。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侃球熊弟
2025-11-01 20:26:47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2 03:29:28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我读我在
2025-11-01 13:45:04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01 18:33:15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火山诗话
2025-11-01 14:30:06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混沌录
2025-11-01 16:25:05
王家卫要搞金靖:王传君“我不喜欢”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王家卫要搞金靖:王传君“我不喜欢”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11:28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深圳晚报
2025-11-01 20:13:18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0:51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侃球熊弟
2025-11-02 04:00:22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11:51
灰熊官宣禁赛莫兰特1场!声称行为造成不利影响 薪金损失27万美元

灰熊官宣禁赛莫兰特1场!声称行为造成不利影响 薪金损失27万美元

罗说NBA
2025-11-02 05:43:24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09:57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策略述
2025-11-01 15:17:41
2天之后,中方将在北京以最高规格接待俄贵客,反击特朗普的阳谋

2天之后,中方将在北京以最高规格接待俄贵客,反击特朗普的阳谋

影孖看世界
2025-11-01 22:28:34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书咚咚
2025-11-01 19:24:55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2025-11-02 09:56:51
新眸深度 incentive-icons
新眸深度
看见商业另一面。
1355文章数 24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科赋推 Jet Black 配色 URBANE V RGB DDR5 内存,至高 8400 MT/s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本地
手机
旅游

数码要闻

英伟达推 Blackwell 机器人处理器 IGX Thor,AI 算力 5581 TFLOP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荣耀GT2系列再次确认:骁龙8 Elite Gen5+超声波指纹,电池有惊喜

旅游要闻

重庆忠县:“高峡出平湖” 江城景色殊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