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交会上,青少年在农耕文化展区感受手作体验。记者 潘立峰 摄
以“塑强品牌助振兴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已经落下帷幕。3天的时间里,全国3965家企业带来了2.5万种优质产品,吸引了近6万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会洽谈。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农交会参展超30万人次,日均参展超10万人次,现场销售额超1亿元,达成意向合作8500多项。
2.5万种优质农产品亮相
本届农交会异常火爆,户外大屏、海河灯光秀、定制公交、“丰收号”地铁专列等吸引众多市民到现场体验参观。各地参展商带来的2.5万种优质农产品,基本覆盖全品类。大食物观展区里,集中展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成就。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区、智慧农业展区等突出了科技元素,展现现代农业发展美好前景。农耕文化展区突出文化元素,讲述农耕故事、搭载非遗文化,产品与文化的结合赋予农产品更多附加值。
打造立体化物流网络
在“津吉粤”省际农业合作交流对话会上,三省(市)以“海河之约”为纽带,发布深化农业区域协同发展联合倡议书,8对企业牵手结对。此外,三省(市)将共建农产品供需数据库,推动“吉品入津粤、津粤优品进吉林”双向流通;还将探索“研发在津粤、中试在吉林、市场共开拓”的成果转化模式;整合天津港、广东自贸区与吉林内贸港资源,打造“北上南下、出海中转”的立体化物流网络。像这样的对接发布活动,在农交会举办期间,举行了100余场头部电商、大型农批市场、社区团长、供应链企业、集采单位等3000多个大买家到场采购。京津冀地区采购商组团现场洽谈,天津沙窝萝卜、岳龙甘薯、平遥牛肉、宁夏滩羊肉成为爆款产品。
国际美食街区人气旺
此次展会除了邀请泰国作为主宾国外,还设立意大利、巴西、乌干达、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馆,以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国际合作馆”。记者在泰国主宾国展区看到,泰国香米、芒果、榴莲、泰式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吸引大量采购商和市民驻足品尝、咨询。本届农交会打破传统展会单一形态,设立“国际美食街区”,全球五大洲19个国家的66家企业参展,俄罗斯蜂蜜、意大利橄榄油和葡萄酒、新西兰乳制品等多国农产品亮相。在意大利展台前,现场烤制意大利披萨的展位前排起长队。“国际美食街区”中,各国不同口味咖啡的现场赠饮活动人气最旺。印尼猫屎咖啡、哥伦比亚手冲咖啡,或浓或淡的香气让国际美食街区弥漫着诱人的咖啡香。
家门口展会的区域优势,也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在京津冀农业协同展馆的天津展馆每个展位上,都有一块醒目的展牌——天津“头雁”农产品,并专门安排一名“头雁”学员给往来市民作推介,详细介绍小站稻的特点、沙窝萝卜的由来和“一亩红瑶”的品牌发展史。
由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师生组成的“小小科学家”团队,以“参观+实践+创作”的形式,把农交会当成了农业科普教育与劳动实践融合载体,孩子们拿起画笔,在卡片上勾勒出“会下雨的温室”“机器人农夫”“空中稻田”等奇思妙想,通过逛展会,让孩子们近距离感知天津农业科技的进步成果。(记者徐燕解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