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通讯员 张金佳)为切实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快速兑现,定襄法院紧抓被执行人返乡团聚的有利时机,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连续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以扎实举措推动生效裁判文书落地见效,将纸上权益兑换成“真金白银”,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可触可感。
执行之路,常伴随着难以预料的波折与坚持后的柳暗花明。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的父亲本是“八拜之交”,然而,一起纠纷却让这份情谊轰然崩塌。今年年初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满怀愤懑:“我们过去交情很深,他竟然把我告到法院!”他将对诉讼程序的不解,全部转化为对旧交的怨恨,随后玩起了“消失”。为找到被执行人,执行干警多次查访其下落,甚至在今年春节期间,曾两度冒着严寒登门,结果却总是扑空——被执行人如同人间蒸发,刻意躲避。案件的执行一度陷入僵局。转机出现在这个中秋。执行干警研判其可能返乡,便于10月6日中秋佳节当天再次突击上门。幸运的是,这一次紧闭的房门终于打开,执行干警成功找到了长期躲藏的被执行人。面对执行干警,他起初仍情绪激动,反复强调自己没有还钱能力。但细心的法官在沟通中捕捉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情况:被执行人并未消沉,他前不久刚刚通过努力考取了A类驾驶证,并找到了一份开大车的工作,生活重回正轨,拥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案件的症结在干警们的努力下也逐步清晰——难点不仅在于其过往的经济困难、父亲病逝的打击,更在于其心中那堵由“背叛感”筑起的高墙。执行干警决定深入一步,从“执结本案”转向“一案双解”,既执行债务,也修复感情。他们耐心地在“情、理、法”三者间架设桥梁,一方面明确告知其已有履行能力,若仍拒不履行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另一方面,极力引导双方回顾往日情分,消解怨恨。最终,在执行干警的劝解下,坚冰消融,被执行人主动提议分期偿还,申请执行人欣然接受。债务得以清偿,濒临破碎的情谊,也在执着而巧妙的执行中,迎来了云开雾散的转机。
在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执行干警多次下村查找,终于在中秋团圆之日,将返家团聚的被执行人成功找到。面对标的额不大的案件,干警没有简单处置,而是反复释法明理,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实现了纠纷的“软着陆”。然而,司法权威不容挑衅。对于经多次教育、督促后仍冥顽不灵,公然挑战法律底线的另一案被执行人,定襄法院果断亮剑,坚决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并于次日清晨送拘。“刚柔并济、宽严相济”的执行策略,清晰地划定了守法与违法的界限,既给予诚信者机会,也让失信者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本次“双节”专项执行攻坚行动,共核查财产线索23条,传唤被执行人12人次,拘留1人次,执行到位10.397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