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张口就是指责、闭口就是唠叨,明明心里是爱和关心,说出口却成了伤人的箭。
我一位朋友的母亲就是这样。
从早起洗漱到晚上睡觉,家里每个人都逃不过她的念叨:“衣服怎么又乱丢”、“这么大人了还不会做饭”、“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结果,她的关心换来的,是全家人的疏远。
![]()
这像不像幼儿园里,那个因为喜欢小女孩就去扯她辫子的小男孩?
他们在用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实,这种“管不住嘴”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共同的心理症结: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
在心理学上,这就是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中所说的 “口欲期”固着——习惯用嘴巴(唠叨、抱怨、暴饮暴食)来获得快感和满足,属于升华不够。
今天这篇文章,想和你聊聊"升华"这件事。

你的行为模式,暴露了你的心理防御层级
什么是升华?
升华即是防御机制之一,通过升华作用,社会所禁止的本能冲动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个人来说,升华减轻了本能的压力,使原来具有破坏作用的本能冲动转化为追求社会成就的活动。
说白了就是:把那些原本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情绪和能量,转化成对世界有益的东西。
说到升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为了专辑封面全裸出境的莫文蔚。
很多人知道她那首《忽然之间》,但不一定知道这首歌的由来。
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莫文蔚想为受灾的人做点什么。
她把自己关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录音室里,体会地震中被困在瓦砾下的绝望和恐惧。然后用那种感受,唱出了《忽然之间》。
还有那首《其实我一直都想对你说》。
这是她和冯德伦结束9年恋情后写的。分手的痛苦,她没有藏起来,而是写成了歌,送给前任,也送给所有经历过爱而不得的人。
那些原本只属于她一个人的伤痛,通过她的歌声,变成了千千万万人情感的共鸣与解药。
她把那些本来会把人困住、压垮的情绪,转化成了创作的养料。
这就是升华最动人的样子。
![]()
同样是用嘴,有的则通过讲课让别人得到好处,有的则通过唱歌让人感到愉快。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有能力将其转化为自己生命旅程中富有意义的、甚至宝贵的一部分。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外界时,都会启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只是有的人选择否认现实、投射情绪等,这些防御,让人暂时好受,长期却让人际关系越来越糟。
而成熟的人,懂得用更智慧的方式应对,例如:运用幽默化解尴尬、通过利他实现价值、有意识地暂时搁置情绪以应对当下、以及升华。
比如史铁生瘫痪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轮椅上写出了《我与地坛》,让无数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比如袁隆平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饥荒之痛,没有沉溺于恐惧,而是立志研究杂交水稻。
他们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痛苦,而是让痛苦成为生命的养料。

如何改变自己的防御机制?
很多人会问: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啊。我遇到痛苦的时候,只想逃避、只想发泄,怎么办?
我懂。
升华不是天生的能力,但可以通过练习获得。
但请记住:升华需要时间和心理资源。如果你现在情绪特别激烈,或者身边没有任何支持,可能暂时做不到升华,这完全正常,不要责怪自己。
给自己时间,不要急。
我有个朋友,之前在公司年会上做演讲,结果紧张得卡壳,台下一片尴尬。
她说那天晚上回家哭了一晚上,觉得自己社死了,恨不得离职。
但后来她没有逃避。
她报了个演讲课,每周逼自己在小群里练习,从三分钟开始讲,慢慢讲到半小时。
半年后,她不仅能在公司自信发言,还主动给新人做培训,专门讲"如何克服演讲恐惧"。
现在那场年会的"社死现场",成了她最爱讲的段子开头。
如果你也想改变,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①直面并接纳自己的阴影
当你感到痛苦时,不要立刻用娱乐、工作或酒精去麻痹它。
坐下来,拿出日记本,诚实地写下:
"我现在感到______(痛苦/愤怒/无助),是因为______。"
不要评判,不要逃避,只是如实记录。
这一步看似简单,却是最难的——因为我们太习惯逃避真实的感受了。
![]()
②反思并寻找模式
写完之后,问自己几个问题:
- "这种痛苦的感觉熟悉吗?它是不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旧模式?"
- "这件事想教我什么?"
- "我从中看到了自己或他人的什么本质?"
注意,这里的重点不是追究"都是谁的错",而是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今天的痛苦,和十年前的某个伤口有关。
看见它,就是疗愈的开始。
③创造性表达
如果你失败了,可以设计一套新的工作流程,或将教训转化为一个能指导他人的经验帖。
问自己:"我如何能将这份经历,变成我独一无二的故事和力量?"
不是让情绪消失,而是给它找到一个建设性的出口。
④惠及他人
当你真的走出来了,别急着忘掉。
试着用你的经历去帮助别人:
- 朋友遇到类似的困境时,你可以现身说法
- 写出来,拍出来,做成产品,让更多人看到
- 或者简单点,就活出一个更通透、更坚韧的样子
"我的痛苦不只是我的,它可以通过我,变成治愈别人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极端苦难中发现: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无论命运递给你的是泥沙、碎石还是泪水,请记住,你内心都蕴藏着点石成金的力量。
去创造,去建设,去思考,去爱。
最终,当你回望,那些曾经让你最痛苦的伤口,会变成你人格中最坚不可摧、也最熠熠生辉的地方。
愿你我,都能把人生的每一次跌倒,都活成一次漂亮的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