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抗衰老产业联盟)
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光明日报》撰文怀念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题目为《他的精神在星河中闪亮》。
![]()
以下为全文——
10月18日是西湖大学天文系成立的日子,中午12点,完成揭幕仪式后,我从会场出来,惊悉杨振宁先生逝世的消息,瞬间懊悔不已!天不由人,终究还是错过了与杨先生的最后一面……
![]()
杨振宁在2019年求是奖颁奖典礼现场。图源:人民日报
我与杨先生相识于2007年,那时我刚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夏日的一天,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居然是来自杨先生的!因为他不用手机,所以我们一直通过电子邮件保持联系,到2021年时,往来邮件已经有200余封了。他十分关心我的学术进展,2015年8月,我带领团队首次捕获剪接体高分辨率结构,他9月初便发来邮件,让我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作专题分享,他亲自主持,还在会后问了不少问题。
我特别喜欢听杨先生讲述历史和人物,他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记忆力尤其惊人,哪怕是几十年前的事情,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他的发言平实、深刻又充满洞见,视野常常不局限于物理学界,而是着眼整个科技界,及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这种至真至纯的品格、无私无畏的情怀,令人感佩。
![]()
青年时期的杨振宁。图源:西湖大学官网
2015年,我和一批同道在杭州创办西湖大学。杨先生表示支持,鼓励我们团结一致向着目标前进。后来,他欣然同意担任学校顾问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名誉主席,并出席了西湖大学成立大会,为西湖大学揭牌。
2023年5月,西湖大学与中国文化书院共同举办了“杨振宁和他的世界——锋芒、幸运、冲突与融合”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对杨先生学术和人生的某种总结,选择放在西湖大学举办,是杨先生的决定,也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同一年5月23日,我最后一次拜访杨先生,和他交流了整整一个小时。杨先生精神很好,穿着T恤坐在沙发上,但听力比2021年见面时退步了不少,交流一半靠书写,一半靠大声说。我介绍了西湖大学的最新进展,他很高兴,同时告诉我后面会有很多困难,但一定要坚持下去。
先生已入星河,但他的风骨和精神,将化身灿烂星河的光芒,激励我们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光明日报、长安街知事、中国新闻社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