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南 连阴雨里抢秋粮

0
分享至



右图 在河南省孟州市王曲乡,履带式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 张新雨摄

履带式收割机在泥泞的庄稼地中穿梭,烘干塔24小时不停运转,农民在秋雨初歇的间隙抢收——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今年入秋以来,河南省降水异常偏多,全省平均降水量和阴雨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降水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罕见的连阴雨给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作为粮食大省,河南的秋收进展牵动人心。近日,随着天气转好,记者深入南阳、焦作、周口等地田间地头,见证了这场争分夺秒的保粮战役。

农机开出归仓路

“地软得像海绵,普通收割机根本下不来。”在南阳市唐河县种粮大户乔振群的田边,他眉头紧锁,望着眼前3000多亩玉米。这片本该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土地,如今却因连绵秋雨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下地难”是连阴雨下最直观的困局。持续的降雨让土壤含水量严重饱和,传统的轮式收割机在泥泞中寸步难行。然而,在乔振群的3060亩种植基地里,一幕不一样的场景正在上演——一台进口收割机正在泥泞中稳健前行,宽大的履带稳稳地压在松软的土地上,所过之处,玉米秆被整齐地切割、脱粒。

“这家伙专治湿烂地,一天一夜能抢收1000亩!”乔振群说。为应对连阴雨,他不仅购置了享受国家补贴的先进农机,还提前从江苏、湖南协调外省的履带式收割机前来支援,弥补本地农机的缺口。

在焦作市温县武德镇徐堡村,一台玉米收割机刚完成“升级改造”。技术人员为其更换了后桥和轮胎,成功将两驱升级为四驱,有效破解了土壤水分饱和、农机“下田难、作业慢”的困境。据介绍,该县已组织专业合作社对一批轮式收割机进行了“定制化”升级。

“早准备、快抢收、强保障”,这9个字在这场抗灾保粮战中得到生动诠释。数据显示,河南全省累计调集投入各类收获机械20万台,其中玉米收获机械8.3万台,花生收获机械10万台;累计投入履带式玉米收获机7980台,其中7014台是通过“换装割台”实现“一机多用”的成果。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全部投入战斗,在泥泞的田野里形成一道抗灾抢收的风景线。

比“收不下”更让人痛心的是“坏在手”。在唐河县一家粮食收购中心,3座烘干塔正昼夜不停地烘干潮粮,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农户没地方晒,我们收的基本都是湿粮,必须立刻烘干。”收购中心老板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指着排队等候的车辆说,“这些天我们24小时连轴转,每天要处理上百吨潮粮”。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像这样的烘干点有4963个,正开足马力昼夜抢烘。政府紧急下达的5000万元财政资金,为这场粮食产后保卫战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科技筑牢安全网

尽管天气不利,但唐河县秋粮生产的大盘并未动摇。这份底气,不仅来自基础设施的支撑,更来自农民们日益增长的科技素养和主动避险意识,这些因素共同构筑起了粮食生产的“安全网”。

唐河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尽管同样经历了雨水的持续浸泡,但该区域的田间积水消退速度更为迅速。据了解,这些按照“旱能浇、涝能排”标准建设的沟渠系统纵横相连、四通八达,保障了田间排水的顺畅高效。

记者了解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在日常情况下或许不易察觉其优势,但在近期连续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其抗灾减灾作用却得到了充分体现。截至去年底,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8%,完善的灌排系统使农田具备“旱能浇、涝能排”功能,有效降低旱涝灾害影响,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

除了硬件支撑,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良种的应用,也成为农户主动避险的“软实力”。乔振群告诉记者,他种的是高油酸品种,生长期长,耐存放。他蹲下身,拨开一株花生说:“这场雨下来,它们还没到收获的时候,正好避开了发芽的风险期。”这种基于市场判断和科技知识的种植选择,在关键时期体现了价值。

同时,农户的保险意识也在增强。在桐寨铺镇高庄村,村民陈金付刚刚帮助邻居冯建明收获完花生,虽然满身泥泞,但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他告诉记者,他家的10多亩地全部购买了农业保险,“一亩地也就几元钱买个踏实心安,万一遇上灾害天气,还能减少一点损失。”他掏出手机,点开村里的微信群,“早在半个月前,村干部就开始在群里发天气预报,催我们趁着晴天赶紧收成熟庄稼”。

风雨考验见韧性

这场与雨水的缠斗,不仅关乎秋粮归仓,更牵动着下一季小麦的播种,也让专业人士积极思考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农业生产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与农民自发创新正形成强大合力。

“从2021年的小麦晚播经验看,由于近年来冬季气温偏高,加上底墒充足,只要措施到位,适当晚播影响不大。”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给出了定心丸。据了解,该省已制定了详细的小麦晚播技术方案,核心是落实好“四补”措施——通过选用早熟品种、增加施肥、加大播种密度和提高播种质量,来弥补晚播造成的影响。

在唐河县的田间地头,应对之策已然在实践中生长。当机器无法覆盖所有角落时,人的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桐寨铺镇高庄村,村民陈金付不仅早早收完了自家的6亩玉米,还在帮助邻居冯建明收获花生。这种基层自发组织的互助抢收,成为机械化作业的重要补充,也让这个雨水连绵的秋天多了一份温暖。

而对于那些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来说,灵活调整策略是关键。冯建明今年种植花生近20亩,虽然降雨导致机器无法下地,但他选择雇人抢收。“虽然人工成本比机械收割高了三分之一,但是为了把粮食尽快收到手,值得!”

这场罕见的连阴雨,更像是一次对农业的现实考验。在粮食收购中心,唐河县志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负责人党国玉指着正在排队等待烘干的运粮车说:“现在我们每天要处理300多吨潮粮,虽然设备24小时运转,但还是有些供不应求。这说明我们的粮食产后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烘干能力建设上还要加大投入。”

“持续阴雨天气对秋粮产量影响不大,不会改变秋粮稳产大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巍峰介绍,由于后期光照不足,影响秋粮灌浆强度,千粒重受到影响。但持续阴雨天气发生时,秋粮产量基本形成,豫南地区玉米乳线已到三分之二,豫北地区也基本到一半。因此,不会逆转秋粮稳产大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18时,河南全省秋作物已收获11090万亩(占94%)。其中粮食作物已收获7228万亩(占94.7%)。除部分沿黄水稻、再生稻和晚熟大豆、红薯、倒茬蔬菜等晚茬作物外,秋收基本结束。

持续阴雨天气使部分农田土壤湿涝,农机下地作业受阻,给小麦适时播种带来挑战,但充足的土壤墒情也为小麦足墒播种和后续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确保迟播小麦能实现壮苗,河南省发布针对性技术指导方案,聚焦麦播期与秋苗期病虫草害防控,筑牢明年小麦丰收根基。

“排水散墒是首要任务。”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韩玉林在郸城县田间说,需根据墒情分类施策:无积水田块抓紧翻耕抢播,过湿地块开挖深沟散墒,低洼地块机械抽水排涝,10月底仍无法深翻的地块则采取免耕早播。

“目前,河南各地正按照‘秋粮应收尽收、小麦种足种好’的目标持续奋战。”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高级农艺师蒋向表示,河南已分地区制定小麦晚播技术方案,落实以种补晚、以肥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四补”措施,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冬小麦等作物面积稳定、种足种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四月十九
2024-09-23 14:59:37
全世界的笑柄!新政府只坚持了14个小时,马克龙启动“终极谈判”

全世界的笑柄!新政府只坚持了14个小时,马克龙启动“终极谈判”

小童历史
2025-10-09 10:23:22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林子说事
2025-10-31 09:15:10
全运会|1:2不敌浙江队,山东U20男足惊险晋级八强

全运会|1:2不敌浙江队,山东U20男足惊险晋级八强

齐鲁壹点
2025-11-05 22:37:14
骑手竟然可以拉黑用户了?不过,我要为“平台对骑手护犊子”叫好

骑手竟然可以拉黑用户了?不过,我要为“平台对骑手护犊子”叫好

人格志
2025-11-05 20:17:29
两岸统一后,赖清德将受到如何对待?国防部一句话让网友心安了

两岸统一后,赖清德将受到如何对待?国防部一句话让网友心安了

通鉴史智
2025-11-01 07:50:16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调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调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

澎湃新闻
2025-11-05 16:08:27
仅152克,这台LCD小屏新机也太秀了!

仅152克,这台LCD小屏新机也太秀了!

雷科技
2025-11-05 15:37:08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博主:在泰州参加完苏超冠军庆功会的亚泰U21球员已返回长春

博主:在泰州参加完苏超冠军庆功会的亚泰U21球员已返回长春

懂球帝
2025-11-05 09:57:13
开国将校里唯一申请去台湾的人:99岁的母亲病危,想去见最后一面

开国将校里唯一申请去台湾的人:99岁的母亲病危,想去见最后一面

大国纪录
2025-10-27 14:50:19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美股涨幅扩大

美股涨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3:09:07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04 21:11:14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不八卦掌门人
2025-07-25 21:56:46
6-4!国锦赛再爆冷门:中国00后逆转世界第1小特,与赵心童进8强

6-4!国锦赛再爆冷门:中国00后逆转世界第1小特,与赵心童进8强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05 17:51:10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百态人间
2025-10-31 05:35:02
欧盟公开指责中国 “冷酷无情”,称处决叛徒影响中欧互信,遭中国揭双重标准

欧盟公开指责中国 “冷酷无情”,称处决叛徒影响中欧互信,遭中国揭双重标准

暮光视界
2025-11-05 23:50:24
特朗普政府面对最高法关税案的主要辩护理由,居然是:关税不是税

特朗普政府面对最高法关税案的主要辩护理由,居然是:关税不是税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6 06:16:28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云舟史策
2025-10-10 07:25:35
2025-11-06 08:07:00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28759文章数 2722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本地
教育
时尚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