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专场。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
人民网天津10月22日电 (记者崔新耀)“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天津市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工作,‘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扎实落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10月2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专场。市发改委主任戴永康出席并就“十四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六个方面介绍。
一是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统领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战略牵引效应更加显现。天津充分发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优势,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资源在津落地发展,滨海新区与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错位联动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联合京冀共建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和天津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社保“一卡通”“一码通”更加便民,政策会商、人才流动等机制更加完善,三地资质资格互认事项超200项。
二是加快“三新”蓄势聚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蓬勃。天津将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作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一体推进科教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两年多来累计注册企业超过39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29家、数量增长近2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十三五”期末的2.4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保持全国领先。城市更新精耕细作,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54个,惠及居民约53万户。
三是加快推动“三量”见行见效,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一批老旧厂区、商务楼宇等存量资源导入新业态、新产业、新功能,274处、240.77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实现业态升级。自去年以来,全市盘活存量土地3887公顷、空置房产1669万平方米,实现盘活收入超千亿元。增量要素做优做强,京东、华为等一批民营企业在津深入合作,支撑性资源和标志性项目加速集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6%,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发展的含科量、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高。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更加充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在国家考核中持续获评A级。扎实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体制改革。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落地天津。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制、“证照联办”范围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52项试点经验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天津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3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8位。
五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活品质更加美好。天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172万人。认定3.54万套、256万平方米市级人才公寓,阶段性解决12万人安居需要。发放租房补贴惠及10万个困难家庭。建成开放梅江公园(二期)等一批城市公园和275个口袋公园。累计建成养老机构357家、老人家食堂1852家。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8.57万个、普通高中学位4.3万个。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58岁。海河消费带“串珠成链”,“十四五”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9.5亿人次。
六是稳步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现代化大都市“新形象”更加靓丽。天津地铁4号线、5号线延伸线、6号线二期等相继建成开通,轨道交通日均客流较2020年翻了一番。建成189处路外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4.1万个。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初步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数据融合共享。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6.8%,提前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