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映衬下,一排排墨绿色的15式轻型坦克静静排列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上,成为中印边境最有力的无声威慑。
![]()
近日,一则西藏军区某重型合成旅在高原的装备秋季换季的精彩场景就通过官方媒体的平台走向了大众的视线.。而这15式轻坦的雪山“首秀”,不仅为民众展现了中国陆军的硬实力,也无意间透露了中国陆军的高原作战能力已大大得到的巨大提升。
别看15式名字里带个“轻”字,它的战斗全重达到35吨级,与老式的59式中型坦克相当,远远超过传统轻型坦克“不超过20吨”的标准。这货名副其实的“名为轻型坦克,实为轻量化主战坦克”。
但高原的苍茫与辽阔却对装甲的发挥构成极大的挑战。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的含氧量仅仅只有平原的1.5倍左右,传统的坦克发动机的功率也会损失高达40%以上的惨痛的代价。可想而知普通的坦克就更别提在高原上能快速地机动了。
![]()
借助对二级可调的涡轮增压的8V132型柴油发动机的独到之处的巧妙的发挥,15式轻坦的设计就大大地提高了其出力出力的可调的能力,既可按照原设计的高出力出力出战,又可按照低出力的要求出战。
依托于两级的增压器的协同工作,尤其能有效的补偿了高海拔地区的进气量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可谓功不可溢者,其15式的高原作战能力也一掷千金的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在海拔高达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其功率的损失都控制在15%以内,就远远地优于了其他的坦克40%的功率的损失,其平原最大可达70km/h以上,甚至在高的山地中仍能保持60km/h以上的较高的行驶速度。
可谓一炮惊天地,威力非同一般的就是15式轻坦配备的那一门新型的105毫米的线膛坦克炮了!
![]()
它的威力简直让人刮目相看。其最新的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即可在2公里的距离上就可洞穿600毫米的均质的钢装甲,对目前能爬上高原的任何一款敌方的坦克都可实施致命的摧残。
选择105毫米炮而非更大的120毫米或125毫米炮,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05毫米炮后坐力小,省下的重量可以用来加强防护。而且这款炮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最大射程达5000米,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
15式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战场信息数据链,包括车长全景周视观瞄仪、炮手热成像瞄准镜等,具有“猎-歼”能力,在运动中也能精准命中目标。
尽管其重量仅稍有所轻,但15式的防护能力却毫不妥协的将各类威胁的外部因素都尽可能的降低了了对其所带的指战员的杀伤力。其炮塔的楔形反应装甲加上复合式的外挂型装甲的高超的防护能力,也将外界对一款“轻型坦克”的一厢情愿的想象彻底地打破了。
![]()
15式可能是世界同级坦克中防护最强的。其防护设计以2000米距离上抵御105毫米线膛炮打击为标准,能有效抵御反坦克火箭筒、导弹和小口径速射炮的攻击。
其最大的优势就体现在了对15式的高度的模块化设计上,让其具有了极高的可维修性、可维护性、可升级性、可重复性等方面的优势。其底盘的最大承重可达45吨,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对其的适当的装甲配置,就可以将其“变身”为同等或稍稍低于全重43.5吨的主战坦克,对其的防护力甚至可媲美现役的96A甚至99一期的坦克。
随15式轻型坦克的登场,高原地区的战场格局也由此彻底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高原之上行军的“神车”,其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几乎找不到的对手。
可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时的15式轻坦就已第一时间增援了前线,而印度却仓促将高原的T-90S和T-72M1坦克一一送上高原的战场,却无一能在真空的高原上跑出几公里的速度,更不用说与15式的对抗了。这些俄制坦克不仅发动机功率大幅下降,火控系统也没有高原专用射表,射击精度大打折扣。
![]()
相比之下,15式专门为高原环境优化,展示出压倒性的性能优势。印度随后紧急启动轻型坦克项目,但其“佐拉瓦尔”轻型坦克主要部件全部依赖进口,且未对高原环境专门优化。
西藏军区曝光的最新画面显示,15式轻坦已经形成规模作战能力。它不仅仅是一辆坦克,更是融入完整作战体系的重要节点,可以通过数据链系统与各种作战平台分享战场信息。
未来如果爆发高原冲突,15式很可能像军事爱好者预测的那样,成为战场上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它的出现让中国在高原装甲对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优势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