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王梅芳,今年58岁,坐在回老家的长途车上,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我心里却涌起一阵阵说不出的痛苦。
从来没有想过,儿子的一片孝心背后,竟然隐藏着我无法接受的真相。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宁愿永远不知道那个秘密。
![]()
01
“妈,我给您在杭州买了套房子,就在我家对门。下周您就搬过来吧,以后我们就可以天天见面了。”
电话里,林俊峰的声音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手里的菜刀差点掉在地上,赶紧关掉灶火。
“俊峰,你说什么?买房子?”我的心跳得厉害,“那得花多少钱啊?”
“妈,您别担心钱的事。我现在在外企做区域总监,年薪一百二十万,买套房子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您一个人在老家我实在不放心,尤其是去年您生病住院的时候,我连夜赶回来都差点没赶上。现在好了,咱们住对门,我随时都能照顾您。”
我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这个陪伴了我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眼眶瞬间湿润了。
自从老公五年前突发心脏病去世后,我一个人守着这个空荡荡的家,每天最大的盼头就是等儿子的电话。
“俊峰,妈真的太高兴了。”我哽咽着说,“这些年你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妈终于能去帮你了。可以给你们做饭洗衣,还能照顾雨萱,说不定明年就能抱上孙子了。”
“妈,您别想太多,先过来住住看。房子我已经装修好了,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您拎包入住就行。”
俊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这事您别跟别人说,我想给您一个惊喜。”
挂掉电话后,我在房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恨不得立刻长出翅膀飞到儿子身边。
二十八年前,俊峰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小县城时,我就盼着有一天能和他住在一起。
如今这个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我开始收拾行李,把俊峰小时候最爱吃的腊肉、咸菜都带上,还特意包了一包家乡的红薯粉条。
虽然杭州什么都能买到,但妈妈亲手做的总是不一样的。
02
搬家那天,林俊峰专门请了假回来接我。看到他开着一辆崭新的奥迪A6停在门口时,围观的邻居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梅芳,你家俊峰真有出息啊,这车得几十万吧?”隔壁的李大妈凑过来说。
“孩子争气,我也跟着享福了。”我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满满的都是骄傲。
“这就要去杭州住了?那你这房子怎么办?”
“先空着吧,说不定哪天还会回来住。”我一边往车里搬东西一边说,“不过俊峰说让我在杭州长住,他们工作忙,需要我帮忙打理家务。”
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路聊个不停。
俊峰告诉我他现在管理着一个五十多人的团队,公司主要做进出口贸易,每个月光奖金就有好几万。
他说杭州的房价虽然贵,但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将来还能买更好的房子。
“妈,等您适应了城市生活,我再给您报个老年大学。那里有书法班、绘画班、太极班,还能交到很多朋友。”俊峰一边开车一边说,“雨萱也特别希望您能过去,她经常跟我说想学做菜,正好您可以教教她。”
我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规划起新生活的美好蓝图。
我要把俊峰和雨萱照顾得妥妥帖帖,让他们安心工作,早日给我生个白白胖胖的孙子。
到了小区门口,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高大的梧桐树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保安穿着笔挺的制服,大堂里铺着大理石地面,水晶吊灯闪闪发光。
这哪里是我这个乡下老太太能住的地方?
“妈,这个小区叫‘翠湖雅园’,是杭州最好的小区之一。您以后就是这里的业主了。”俊峰带着我上了电梯,按下了十二楼的按钮。
电梯上升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我从来没有住过这么高的楼,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走进1202室的瞬间,我差点以为自己在做梦。
一百二十平米的房子,装修得就像电视里的豪宅一样。
客厅里摆着真皮沙发和茶几,电视是70寸的大屏幕。餐厅里是实木餐桌,能坐八个人。
![]()
主卧里有个大衣帽间,次卧布置得温馨雅致,显然是专门为我准备的。
就连厨房都比我老家的客厅还大,橱柜是进口的,灶台是嵌入式的。
“妈,您满意吗?”俊峰看着我震惊的表情,笑着说。
“满意,太满意了。”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走到阳台上,外面的景色更是让我惊叹。小区里绿树成荫,还有一个人工湖,就像个大花园。
“对了,我就住在对面1201。”他指了指对面的门,“咱们开门就能见面,您有什么事随时叫我。”
那天晚上,我躺在柔软的大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不是因为不习惯,而是因为太兴奋了。我终于可以和儿子住在一起了,终于可以每天照顾他们了。
03
第二天一早,我五点就醒了。在老家的时候,我每天这个时间都要起床买菜做饭。
既然现在住得这么近,我决定每天都给儿子他们做早餐。
我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换上最好的衣服。第一天给儿子儿媳做饭,一定要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小区楼下就有菜市场,比老家的集市还要大。各种新鲜蔬菜琳琅满目,价格虽然贵一些,但质量确实好。
我买了新鲜的小笼包、豆浆、咸菜,还有俊峰最爱吃的酱黄瓜。
回到家,我又熬了小米粥,煎了鸡蛋,还炒了一盘青菜。满满一桌子的早餐,看着就有食欲。
七点半,我来到对面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略显不耐烦的声音。
“是我,俊峰妈妈。我做了早餐,你们快出来吃吧。”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开了。
站在门口的是我的儿媳妇苏雨萱,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她穿着丝绸睡衣,头发有些凌乱,明显刚从床上起来。
“妈,这么早啊?”她打了个哈欠,看起来还没完全清醒。
“我给你们做了早餐,趁热吃吧。”我笑着说,“都是俊峰爱吃的,小笼包还是楼下老字号买的。”
![]()
“谢谢您,不过我们一般不在家吃早餐。”苏雨萱有些尴尬,“俊峰还在洗澡呢,我们等会儿要去公司楼下的星巴克。”
我愣了一下:“星巴克是什么?”
“就是一个咖啡店。”她解释道,“我们习惯喝咖啡配三明治,比较简单。”
这时候,林俊峰从里面走了出来,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看到我手里拎着饭盒,微微皱了皱眉:“妈,您怎么这么早就做饭了?”
“想着给你们做顿热腾腾的早餐嘛。”我有些失落,“以前你最爱吃我做的小米粥了,还有这酱黄瓜,都是按照你小时候的口味做的。”
“妈,现在不比以前了。我们上班时间紧,在楼下随便买点就行了。”俊峰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而且现在都讲究营养搭配,太油腻的东西不太好。您以后别这么麻烦了,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我站在走廊里,提着渐渐冷却的早餐,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
我回到自己家,一个人坐在偌大的餐桌前,慢慢吃着本来为三个人准备的早餐。
也许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生活方式,我应该慢慢适应。
04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摸索这里的生活规律。
我发现俊峰和雨萱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晚上八点才回来,有时候还要加班到更晚。
周末的时候,他们要么出去和朋友聚会,要么就是在家里休息,很少有时间和我交流。
我试图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但处处碰壁。
那天下午,我正在厨房里包饺子,想给他们一个惊喜。门铃突然响了,我打开门一看,是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
“您好,我是家政服务的,林先生预约了今天下午的深度清洁。”
“清洁?”我不解,“家里很干净啊,我每天都打扫。”
年轻人有些为难:“这是林先生的安排,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要不您给他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我赶紧给俊峰打电话:“俊峰,家里来了个做清洁的,你安排的?”
“对,妈。每周都有专业的家政来打扫,您别操心这些事了。”俊峰的声音很平淡。
“可是我每天都在打扫啊,家里挺干净的。”
“妈,您的打扫方式和专业的不一样。您就当是享受生活,什么都别管了。家里有洗碗机、洗衣机,您不用那么辛苦。”
挂掉电话后,我看着那个家政人员开始在我已经打扫得一尘不染的房间里忙碌,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挫败感。
![]()
我就像一个多余的人,在这个家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晚上,雨萱回来看到家里被重新清洁过,对家政人员的工作很满意。
她夸奖说地板擦得真亮,玻璃擦得真干净。但她没有注意到,这些在家政人员来之前,我都已经做过了。
我开始怀疑,也许我真的不适合这里的生活。
05
正当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俊峰主动来找我谈心了。
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他难得地放下手机,坐在我身边。
“妈,您在这里住得还习惯吗?”他关切地问道。
“还行吧,就是有些不太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我如实说道。
“我知道从农村到城市,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俊峰拍拍我的肩膀,“但是妈,说实话,我特别希望您能一直住在这里。”
听到儿子这样说,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为什么?”
“雨萱工作压力很大,她们公司竞争激烈,经常要加班到很晚。我也经常出差谈业务,家里就她一个人,我很担心。”俊峰的眼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有您在身边,我也放心一些。而且雨萱也说了,她特别希望能和您多学学做菜,学学持家。”
“真的吗?”我有些激动。
![]()
“当然是真的。妈,您别看我们现在好像很忙,但我们心里都是希望您能留下来的。您是我们的家人,这里就是您的家。”
从那天开始,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转变。
原来他们并不是嫌弃我,而是真的希望我能留下来。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所有的不适应,好好在这里生活下去。
06
为了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生活,我开始主动学习各种新鲜事物。
首先是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家电设备。
洗衣机是全自动的,有十几种洗涤程序;洗碗机我研究了好几天才学会操作;就连电视都是用ai操控的,我花了一个星期才基本掌握。
我让楼下超市的小姑娘教我用手机支付,虽然操作起来笨手笨脚,经常按错,但我还是认真地学着。
有时候排队结账的时候,后面的人看我动作慢会不耐烦,但我告诉自己要坚持,总会熟练的。
我开始尝试接受这里的饮食习惯。虽然那些西式早餐我并不喜欢,咖啡对我来说太苦,三明治也没有什么味道,但我告诉自己要入乡随俗。
我甚至让雨萱带我去了一次西餐厅,虽然那些牛排、意大利面我吃不惯,但我还是努力表现出喜欢的样子。
![]()
最难的是学会融入他们的社交圈子。
有一次,雨萱的几个朋友来家里做客,都是些年轻的白领女孩。
她们聊的都是我听不懂的话题:什么股票基金、美容护肤、海外旅游。
我想插话但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只能默默地给她们倒茶端水果。
但我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暂时的。
只要我足够努力,总有一天能完全融入她们的生活。
07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终于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我学会了用洗碗机和洗衣机,学会了网上买菜,甚至学会了用手机叫外卖。
小区里的邻居们也开始认识我,有时候在电梯里会主动和我打招呼。
更让我高兴的是,俊峰和雨萱对我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雨萱开始主动向我请教一些家务技巧,比如怎么去除衣服上的污渍,怎么让米饭更香。虽然她学得不是很认真,但我能感受到她的努力。
俊峰也会在周末的时候和我聊天,告诉我一些他工作上的事情。
他说最近公司接了几个大项目,他被派去负责亚太区的业务,收入又要涨了。他说等再过两年,就能在杭州最好的地段再买一套更大的房子。
“妈,到时候您就住主卧,我们给您配个保姆,让您过上真正的贵太太生活。”俊峰开玩笑地说。
我笑着摇头:“妈不需要保姆,只要能和你们在一起就行了。”
有时候,我会坐在阳台上看着对面俊峰家的窗户。
![]()
每当看到那里亮着灯,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我心里就会涌起一种踏实的感觉。
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有差异,但我们都在努力磨合,这就足够了。
我甚至开始计划起了未来。
等我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就去报个老年大学,学学书法和绘画。
我还要学会用微信,这样就能和老家的朋友们保持联系,给她们分享我在大城市的生活。
我要帮助俊峰和雨萱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
他们工作都很忙,压力也大,我要用我的方式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说不定明年我就能抱上孙子了。
08
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想起今天是雨萱的生日。
虽然她之前说不用准备什么,但作为婆婆,我觉得应该给她一个小惊喜。
我决定去对面帮她打扫一下房间,再做几个她爱吃的菜。
我知道她最近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到很晚,肯定没时间收拾家里。
我用备用钥匙打开了1201的门。房子里很安静,我以为没人在家。
我先去厨房看了看,发现水槽里堆了不少碗筷,于是决定先洗碗。
正当我在厨房忙碌的时候,突然听到主卧里传来声音。
我以为是俊峰回来了,正想过去打招呼,却听到了一个让我十分意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