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2025年10月16日 第005版)
本报讯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全省2025年1月—7月水环境质量状况,铜川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率继2024年排名陕西省第一后,再次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铜川市水环境治理工作从“保达标”向“提质效”转变,采取有力举措推动水质持续改善。
工程引领强基固本。铜川市投资1.09亿元实施河道水生态提升、水源地环境保护、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应急调蓄池建设、基础设施提标改造等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完成11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河道水生态功能持续提升,汛期污染强度得到有效管控,岔口国考断面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9%、6%,水环境质量指数较“十三五”末改善48%。
监管发力提质增效。铜川市坚持对重点涉水企业、水源地沿线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及时关注河道水质,发布7次水质预警通报,发送10余份督办提醒函,立案查处5起涉水违法案件,累计罚款232万元罚款,有力地震慑了各类水环境违法行为。
精准施策长效管控。铜川市“一园一策”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分类管理、分期改造,全市8个工业园区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置;坚持一次告知,上门指导,率先完成辖区20个入河排污口审批及设置工作,逐步建立排污口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全市入河排污口溯源率、整治率,工业园区问题整治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率均为100%,是全省唯一实现“4个100%”的地市。铜川市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先后两次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地方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侯佳明 赵晓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