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感冒后嘴里没味?一个曾被烤鸡腿熏醒的人,揭开一下饮食的智慧

0
分享至

近日天气突然转凉,很多人都感冒了。

一个普遍的体验是,感冒时,

嘴巴里总是寡淡无味,

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如同嚼蜡,

味觉仿佛暂时失灵了。

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年的一段经历。

那时我在山中住过一段时间,

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

饮食上更是清淡到了极致,日日粗茶淡饭,

甚至连盐都放得极少。

刚开始很不习惯,但时间一长,

身体似乎被重新“格式化”了。

等到下山之后,我的嗅觉和味觉的敏锐程度,

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

敏锐到什么地步?

以至于同住的舍友中午带一个烤鸡腿回寝室,

午睡中的我,竟能被那股浓郁的油炸荤腥的味道活活“熏醒”!

那是一种极为霸道、不由分说就塞满整个鼻腔的味道。

回想起来,如今的味觉,又麻木迟钝了不少。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与生俱来那套灵敏的感官系统,

是如何一步步变得迟钝的?

为什么一场小小的感冒,

就能轻易地“关闭”我们的味觉?

其实,这一切的秘密,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

早已给出了答案。

一、气的奥秘:看不见的阳气,与尝得到的阴味

要理解饮食的真谛,

我们必须先进入《内经》的世界观,

理解一对核心概念:阳气与阴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这段话如同一首充满哲理的诗,

揭示了食物进入人体后的能量转化链条:

阳为气,阴为味:

“气”,是看不见的、流动的、功能性的能量,属阳,如同水蒸气;

“味”,是有形的、滋养性的物质,属阴,如同锅里的汤。

我们吃下去的每一口食物,都同时具备这两种属性。

有形的食物(味)构建了我们的身体(形);

身体(形)的生命活动,依赖于能量(气)的推动;

能量(气)经过炼化,会变成更高级的生命精华(精);

精华(精)最终支持着最高层次的生命转化与升华(化)。

这是一个从粗糙物质到精微能量的升华过程。


但同时,只要过度了,

反转也就来了。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这句话直接点破了饮食失调的核心:

过于厚重的滋味(味),会直接伤害我们的身体(形)!

可以想象,当我们的身体这个“精密工厂”接收了过多难以处理的“原材料”(过咸、过甜、过油的食物)时,

它就必须调动额外的能量(气)去加班加点地分解、排泄。

这个过程,不仅消耗了我们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气),

更是在透支我们生命最根本的储备——“精”。

所以,追求厚重的口味,

看似是在滋养身体,实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内在消耗。

它会让你的身体常常处于一种“炎症”和“过劳”状态,

沉重、困倦自然随之而来。

同时,长期被重口味“轰炸”的味蕾和嗅觉,

也会逐渐提高感知的阈值,

变得越来越麻木和迟钝。


二、身体的晴雨表:“厚”与“薄”的天壤之别

那么,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处理这些“气”和“味”的呢?

《内经》接着给出了一个诊断的纲领: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这段话如同一份“身体使用说明书”,

告诉我们如何观察信号: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性的、有形的“味”,最终会通过下面的孔窍(大小便)排出;

阳性的、无形的“气”,则通过上面的孔窍(呼吸、说话)散发。

“味厚则泄”:

“泄”,是疏泄、排泄、甚至泻下的意思。

当我们吃下过于厚重的食物时,

身体无法将其完全转化为精微的能量。

这些过剩的“阴味”就成了负担,

身体只能启动“强制排泄”模式,将其尽快排出。

这个“泄”的过程,本身就在耗散我们的阳气。

这就是为什么饱餐一顿大餐后,

我们往往会感到昏昏欲睡,

而非精力充沛——因为身体的所有能量都被调去处理这场“食物危机”了。

所以过去的经典中有一句话很好:

皆以人食五谷,不知五谷亦可食人。

过量的饮食,过厚的滋味,

同样可以反过来消耗人。


“味薄则通”:

“通”,是通畅、通达。

当我们吃下滋味清淡、自然的食物时,

脾胃能轻松地将其转化为气血津液,

顺利地输布到全身。

身体没有负担,经络通畅,

气血和顺,人自然会感到身心轻快。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感冒时“嘴里没味”的现象,

就很容易理解了。

感冒时,人体正调动全部的阳气(免疫力)去和外邪(病毒)作战,

根本无力再分出多余的能量去处理厚重的“阴味”。

于是,身体便会本能地“关闭”味觉,

强迫你选择清粥小菜这类“薄滋味”的食物,

以减轻负担,集中精力“打仗”。

现代医学强调此时要多补充蛋白质,要增加抵抗力,

殊不知,这个举动相当于调动前线战力到后方去解决“内耗消化吸收”问题。

至于谁更有道理,大家可以通过实践来感受。

“厚”带来的是淤堵和消耗,

“薄”带来的才是通畅和滋养。

这就是饮食的根本大道。


三、清晨的镜子:从尿液的气味,看懂身体的语言

道理虽然明白了,我们如何将其应用于日常,

来判断自己的饮食状态呢?

《内经》早已给出了线索:“阴味出下窍”。

尿液,正是我们观察“阴味”状态最直接的一面镜子。

小孩子的状态:

我们常说小孩子是“纯阳之体”。

他们阳气旺盛,生机勃勃,

身体的“转化”能力极强。

食物进入他们体内,能被最高效地转化为生命能量。

因此,他们的“代谢废物”很少,

排出的尿液往往清澈,气味很淡,

甚至带有自然的禾秆之气。

这就是典型的“薄则通”的表现。

在过去,童子尿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味良药。

并非纯粹的迷信,

而是有其依据,

比如,取其阳气足,主发散的特点,

在受到内伤,也就是脏腑受伤之后,

可服童子尿把其伤势发于腠理。

这在过去练家子里,

是口口相传的。


成年人的状态:

随着年龄增长,或因生活方式不当,

人体的阳气会逐渐减弱,阴气渐长。

如果此时,饮食上依然贪恋厚味,

身体的“转化”能力就会跟不上“摄入”的速度。

大量未经充分转化的“阴味”,

只能通过肾和膀胱排出。

于是,我们的晨尿就会变得颜色深黄、气味重浊、骚味很浓。

这正是身体在发出强烈的信号:

“垃圾太多了,我处理不过来了!”

这就是“味厚则泄”最直观的体现。

因此,每天清晨,不妨留心一下自己尿液的气味和颜色。

它不是什么难登大雅之堂的秽物,

而是你身体内部环境最诚实的一份报告。

当你发现它长期浊味很重时,

就该警醒,你的饮食,是否已经“味厚伤形”了。


四、回归之路:如何找回那个“被烤鸡腿熏醒”的自己

“薄滋味”,并非要我们过苦行僧般的生活,

与一切美食绝缘。

它倡导的,是一种更高级的饮食智慧——回归食物的本味,

减轻身体的负担,

重新唤醒我们本自具足的、敏锐的感知力。

简其烹饪:多用蒸、煮、快炒等方式,代替煎、炸、烧烤。

让食材本身的鲜美得以呈现。

淡其调味:逐步减少盐、糖、酱油以及各种复合调味料的用量。

你会惊喜地发现,当味蕾从重度刺激中“戒断”后,

它能品尝到粮食中天然的甘甜。

食其天然:尽量选择新鲜、应季的食材,

减少对加工食品、预制菜的依赖。

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距离越短,它所蕴含的“生气”就越足。

听其反馈:养成一个习惯,去感受每餐饭后身体的状态。

是让你感到轻安,还是让你感到沉坠?

你的身体,是最好的老师。


当你开始践行“薄滋味”的生活,

最初可能会觉得“没味儿”、“不习惯”。

但请坚持一段时间,当你的身体从沉重的“排泄”负担中解脱出来,

你会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与清爽。

你的头脑会更清晰,精力会更充沛,睡眠会更安稳。

而最奇妙的奖励是,你的感官,

会重新变得敏锐、干净,如同雨后被洗涤过的山林。

到那时你就会明白,《黄帝内经》所言不虚。

真正的滋养,从来都不是靠味道的叠加,

而是源于对身体的尊重和减负。

“薄”,不是匮乏,而是为了更高级的“通”,

为了那份自在通达的生命活力,

为了找回那个能被一只烤鸡腿的香气所“唤醒”的、鲜活而敏锐的自己。

联系方式

可扫下面二维码添加我为好友。

欢迎咨询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4:32:10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豁达宇宙
2025-10-22 18:31:20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邱小铖
2025-11-18 17:43:19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4:32:21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二十一号故事铺
2025-11-17 18:00:09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安宁007
2025-11-20 01:14:29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美食格物
2025-11-18 20:35:19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萌神木木
2025-11-19 19:59:26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智通财经
2025-11-20 22:24:30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南文视界
2025-11-20 08:05:13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体坛周报
2025-11-20 20:29:16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汉史趣闻
2025-11-17 22:02:58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20 16:53:17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界面新闻
2025-11-20 15:01:46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鹤羽说个事
2025-11-13 10:49:43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新民周刊
2025-11-19 09:26:23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2025-11-20 22:51:00
渊海探心 incentive-icons
渊海探心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元语言!
880文章数 4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风云再起!朝阳“双雄”华山论剑!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50+女性穿衣别“将就”,3个技巧穿出优雅与高级,告别油腻感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