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在俄乌冲突不断激化、巴以局势持续动荡之时,美国发生了4件值得关注的大事。
![]()
第一件事,美国大使馆被袭击?4名哥伦比亚警察受伤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8日,美国驻哥伦比亚使馆声明称,17日使馆外爆发抗议,抗议最终演变成一群蒙面人使用爆炸装置、燃烧弹和弓箭等发动袭击。而抗议开始时,使馆已暂停办公一天,工作人员未受伤,馆舍未遭破坏,但骚乱致4名哥警察受伤。
目前,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公开发表声明,对这起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同时表示自己已给出明确指令,以保障外交使团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美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外发生抗议游行,主要是谴责美国支持以色列。
![]()
据相关消息,哥伦比亚虽地处南美洲,但该国与美国、以色列之间存在着不少复杂的纠葛与矛盾。
就在不久前,“全球坚韧船队”的船只满载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驶向加沙地带,然而途中遭遇了以色列方面的拦截行动,多艘船只被拦下,船上众多船员遭到扣押,其中不乏哥伦比亚的公民。
作为对以色列扣押哥伦比亚传唤的回应,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10月1日宣布驱逐以色列驻该国全部外交人员,以回应以色列在国际水域拦截“全球坚韧船队”时扣押两名哥伦比亚公民。
![]()
更早一些,鉴于针对巴勒斯坦民众的战争行为持续不断,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宣布2025年8月28日第0949号法令生效,该法令严格规定禁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而哥伦比亚是以色列最大的煤炭供应国。
哥伦比亚持续向以色列施压,以色列报复,美国作为以方支持者,吊销哥伦比亚总统赴美签证,致使哥与美以矛盾升级。当下,哥伦比亚爆发反美抗议,危及美驻哥大使馆安全。这凸显哥美深度对立,也反映巴以冲突连锁反应扩散。哥与美以矛盾积怨或难随巴以冲突结束而消解。
正当美国大使馆遇袭之际,以色列再次开火的消息传来了。
![]()
第二件事,内塔尼亚胡下达进攻命令,特朗普威胁:“表现不好,就消灭他们”
停火协议签字墨迹未干,战火又起。
10月19日,驻拉法口岸以军依协议拆军事设施时,遭哈马斯从背后突袭,以军无奈还击。前一天,哈马斯称是以方先违反协议,关闭口岸致加沙民众无法自由进出,人道主义救援受阻。
究竟谁先违约难以判断,双方恐各执一词。冲突再次爆发并不意外,若停火协议能长期有效执行,加沙局势或不会如此紧张动荡。此前,以哈也曾签类似停火协议,但均未长久维持,不久便又陷入厮杀,归根结底,双方都不愿轻易放弃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
![]()
加沙地带的战略地位极其关键,以色列与哈马斯均将其视为必争之地,双方都不愿轻易让步,这就导致了持续不断的冲突对抗。因此,加沙地区的战事长期难以平息,即便签署了各类停火协议,最终也往往沦为一纸空文。
跟以色列穿同一条裤子的特朗普再次对哈马斯发出死亡威胁。
据法新社10月20日消息,当地时间20日,特朗普宣称美与哈马斯达成协议,对方承诺遵守,若不履行将遭彻底打击。同时,他强调美军不参与打击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已同意加入加沙国际稳定部队的国家会积极参与。
他还称,只要自己同意,以色列两分钟内可进入作战状态,但目前美方未表明军事行动意向,打算给哈马斯时间以减少暴力,不过该组织向来热衷暴力。
![]()
就在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同时,美军也在加勒比海开火了。
第三件事,美军在加勒比海域袭击一艘潜艇
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晚在社交媒体发帖称,美军日前在加勒比海域对一艘“运毒潜艇”进行打击,打死潜艇上四人中的两人,两名幸存者分别被送回原籍国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受审。而此次行动中,美军没有人员伤亡。
该潜艇正驶向美国,载有非法麻醉品,帖文附有约30秒美军打击潜艇致其爆炸沉没的视频。这是美方9月宣称打击“运毒船”后首次出现生还者,特朗普17日曾证实此事但未提生还情况及证据,此前有报道称行动发生在16日。
近期,美国以打击贩毒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军舰,已宣称击沉5艘“运毒船”、打死27名“毒贩”,但美国缉毒署报告显示委内瑞拉并非流入美国毒品主要来源地,委内瑞拉多次指责美国意图搞政权更迭并在拉美军事扩张。
![]()
面对美国威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启动全国征兵,组建“玻利瓦尔民兵组织”全民应对。委国防部长指控美国试图推动委政权更迭,强调将捍卫主权,侵犯委即侵犯拉美。美军在加勒比海军事行动不断且未公开“确切情报”,引发对其合法性质疑。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担忧美军开火“常态化”后随意行动。近年来美国在拉美影响力下降,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军大举出兵拉美或有更大图谋,委内瑞拉及墨西哥、巴西等国需警惕。
就在美国忙于在国际上煽动矛盾、制造事端之时,其国内也正经历着新一轮的混乱与动荡局面。
第三件事,美国的天彻底塌了!全美700万人涌上街头抗议,特朗普:这个国家正走向灭亡!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50个州同时爆发大规模抗议,约700万抗议者高呼“拒绝国王”,预计当天有2700场集会。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第三次全国性示威,规模空前。同时,美联邦政府已“停摆”18天,负面影响扩散。外界强烈反对特朗普武力镇压抗议,共和党则指责示威是“仇恨美国”。
![]()
美国民众发起抗议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饱受争议,移民政策、关税政策等举措不仅使美国在国际上树敌众多,还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导致经济下滑,民众的实际收入显著减少;
政府未能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内部冲突,甚至出现了政府停摆超过半个月的罕见情况,期间底层民众的福利也未能按时发放;
再者,美国在海外事务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却未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反而使国内经济更加困难,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随之下降;
最后,民众普遍希望获得更多自由,限制政府权力过度扩张,并期待全球能够实现和平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
在华盛顿,曾参加伊拉克战争的海军陆战队退伍兵肖恩·霍华德称,这是他首次参加抗议,因为他认为特朗普政府“漠视法律”。他指出,政府未经合法程序拘留移民、在城市部署军队,违背美国立国精神,是民主受侵蚀的信号。
得克萨斯州的梅丽莎·里奥斯也认为特朗普政府做法不妥,人们不该活在恐惧中。当时,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争斗激烈,共和党内部分裂,此情况在美国历史上少见。特朗普上任后迅速签署大量行政命令,100天内就发布了140项,创历史新高。
“不要国王”抗议活动在此背景下兴起,反映民众反对总统权力过度扩张,认为特朗普政府有独裁倾向,侵蚀民主根基。此外,美国加征关税被民众和农业等行业视为“自我征税”,致使农产品销售不畅、物价上升。
此次抗议活动规模大,由数百个草根团体组织,覆盖全美50个州超2500个城镇,跨越党派和地域。许多家庭带着孩子、宠物参与,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
目前,抗议蔓延至全美,白宫门外聚集大量抗议人群,要求政府提高民众收入。若问题不解决,民众生活将陷入困境,美国内部危机已现,需高度重视。
当前美国两党对抗激化,政府深陷“停摆”困境,带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国内又现大规模“抗议热潮”,加剧混乱动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关乎政治根基,若特朗普对民意置若罔闻,终将被混乱浪潮吞噬。
接下来特朗普应当如何抉择、采取何种行动,确实需要他进行深思熟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