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冷҈冷҈……
“断崖式降温”+一秒入冬
秋裤预警已拉响
这波冷空气
属实是“冻”真格了

北京的气温已经拉低至零度
小伙伴们
厚衣服可以准备起来了
![]()
春捂秋冻靠谱吗?
![]()
最近全国不少地方气温下降,有人着急找出换季衣服,有人却坚决遵守“春捂秋冻”的原则。“乱穿衣”的季节,到底应该怎么做?
其实,逐渐降温时,适度“秋冻”确实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多免疫球蛋白,提高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从中医角度讲,秋季阳气内敛,气温渐降,人体阳气逐渐向体内收敛,适当接触凉意可促进气血流通,避免过早闭藏导致“内热外寒”。但是任性“秋冻”,不仅没有太大的用处,还可能冻出病来!
所以,“秋冻”也得会冻!记住以下几点:
1.气温在20℃以上的时候可以相对减慢增加衣物的速度,通过微寒刺激提高身体免疫力。
2.当气温降到15℃以下,并且持续两周以上,就应该及时增加厚衣物。
3.“秋冻”应以“手脚温暖、背部微凉”为度。
4.“秋冻”时,有些部位要避免着凉——腹部、脚踝和颈椎这3个部位一定不能挨冻。腹部受凉后不仅会出现腹泻,疼痛等慢性问题,女性还会加重月经期的不适症状。体质偏弱容易手脚冰冷的人,更应该注重足部保暖。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患有胃肠道疾病人群、患有呼吸道疾病人群、患有骨关节疾病人群、老年群体及孕产妇在降温时应该及时增添衣物,千万不能随意依赖“秋冻”。
![]()
这些防寒方式竟是错的?
![]()
随着气温的降低,各式各样的保暖方式都上线了,可是有些保暖方式竟是错误的,你知道吗?
穿得越多才越暖和
衣服的保暖性不仅与厚度有关,还取决于含气量和透气性。如果衣服穿得过紧过厚,不仅会使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少,还会使身体热量更易于向外扩散,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让人觉得更冷。
![]()
图源:网络
穿很厚的衣服睡觉
过厚的衣物会影响体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新陈代谢,穿着睡觉会使被窝内的湿度相对增加,不仅不利于保暖,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喝点酒让身体变暖
人们在喝酒后能感到“暖”,主要是酒精对中枢神经起到了暂时性麻痹作用,产生了一种错觉。实际上,由于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快,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地增加,同时,身体产生的热量也会通过皮肤散发出去,这就意味着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从而导致失温。因此,喝酒并不能让身体真正暖和起来,反而可能会让你感觉更冷。
![]()
图源:网络
紧闭门窗御寒保暖
人们往往觉得,冬天勤开窗冷空气容易进入室内,从而让室内温度降低,如果不稍加保暖就很容易感冒。因此部分人选择冬天紧闭门窗。其实,门窗紧闭的房间里二氧化碳会不断上升,在此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很容易造成因缺氧而引发的头昏等不适。所以,天气再冷也应该每天按时开窗通风。
吃高热量食物保暖
有些人认为,奶油、糕点等食物热量高,怕冷的人多吃这些食物就可以了。高热量食物虽然产生的热量高,但是如果体内代谢跟不上的话,产能也跟不上,暖身作用就不明显了。因此,高热量食物并不一定具有暖身效果。
![]()
防寒有这些妙招
![]()
吃温补食物
进入寒冷季节,饮食补养应以温热为主。可选择适量羊肉、鸡肉、牛肉、鱼类、猪肝、羊肝等肉类,炖煮或炒熟趁热食用;选择核桃、芝麻、燕麦、豆制品、糯米、枸杞、大枣、桂圆、芝麻等磨粉或煮熟趁热食用;宜选择韭菜、木耳、大头菜、莴苣、薯类等,亦当煮熟(炒熟)食用。
![]()
图源:图虫创意
做踮脚慢活动
双脚并拢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踮脚20分钟左右,身体也会立马热乎起来。
用生姜泡脚
睡前用苏梗桂枝生姜汤泡脚,可以起到暖身效果,还有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的作用。擦干后,用双手手掌对准双脚脚心涌泉穴等穴位进行按、揉、拍、打,约5分钟。脚暖和,全身便会随之暖和起来。
![]()
图源:网络
出门戴帽子
头部有丰富的血管和汗毛,中医说头部是诸阳之会,而且头部常常是裸露的,占全身散热比例大。出门应做好头部保暖,戴个帽子可减少散热,给脑血管一个舒适的温度。
规律的运动
寒潮来袭,人们大多蜗居室内,外出活动减少,有的甚至停止锻炼,这是不可取的。尽管天气寒冷,还是应当保持规律的起居习惯,适度锻炼。最好等太阳光出来后,去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有氧运动,每天运动40分钟~1小时为宜,对身体也是极有好处的。
冷空气来袭
气温下降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哦~
编辑 | 赵宁宁
主编 | 张 越
监审 | 杨 巍
来源 | 农视网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