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阳)一根钢笔,勾勒千年文脉;万千线条,复刻七里记忆。10月21日,“线韵墨痕 绘七里风华——杨春茹彭城七里写真钢笔画作品展”在徐州市云龙图书馆举办开幕式。
![]()
本次展览,是杨春茹老师以匠心独运的钢笔画艺术,为徐州彭城七里的历史风物所绘制的一幅“视觉史书”。它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践行,旨在让沉睡的历史在笔尖苏醒,让城市的文化在展厅流动。她的钢笔画以彭城七里上的历史遗存及周边街巷、建筑为创作对象,通过钢笔画的写实技法,再现了老城区的历史肌理与时代变迁。作品融合了传统白描的严谨与西方速写的灵动,线条疏密有致,光影处理细腻,兼具纪实性与艺术感染力。
![]()
作者杨春茹老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是一位与文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新闻人”。退休后,她将对城市的深沉热爱,倾注于钢笔尖梢。
本次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来自她一次次漫步彭城七里街巷的写生——她用最纯粹的黑色线条,为42处承载历史记忆的地点,绘制出一幅幅细腻的“写真”。
本次展览还有一大亮点——它不仅是一场钢笔画展,更是一场深度的文史展示。每一幅画作旁,都配有本地文史专家精心撰写的解说文字。这意味着,当你沉浸于古建沧桑的视觉氛围时,也能即刻读懂它背后的故事与渊源。
![]()
“城下城的这个博物馆,你会看到它的土层,一层一层到7层,所以我去看的时候,我就特别感到震撼,而且对于先民非常敬畏,自然灾害把城市摧毁了,我们在上边再建,摧毁了再建,这种意志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杨春茹站在她的作品前跟大家聊她的创作灵感。
她希望让大家透过徐州彭城七里,认识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用自己钢笔画的技法奉献社会,用钢笔去画出来,而且画的是写真,不去做任何改变。她认为文脉就是思想、文化、灵魂,所以把其都融入建筑当中。
江苏省地方志学会理事王辉参观完作品后表示,彭城七里的这个文脉历史很深厚。需要有情怀的这个老人家,包括年轻人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赵明奇表示,“彭城七里所呈现的历史文化建筑,是我们彭城儿女从小成长的伙伴,也是我们彭城儿女在海外的一个念想和坐标,所以杨春茹台长这个钢笔画对具象、形象的历史文化传承,有很大的宣传作用。”
![]()
“保护、传承并活化利用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时代责任。杨老师的这次画展,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通过这些画作,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立体地读懂彭城七里的‘前世今生’,从而激发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徐州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参与到守护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行动中来。”云龙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美丽说,“云龙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也将积极搭建各类平台,鼓励像杨春茹老师这样的艺术家、文化工作者进行创作探索,也欢迎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我们的文化建设中来,共同擦亮云龙的文化名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文化动力。”
![]()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视觉存档,也通过艺术创作推动公众对本土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开展首日吸引了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市民朋友等前来观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