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SML这位全球光刻机龙头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明里暗里都在往中国市场靠。
一边说着遵守美欧的出口管制,一边却给中国客户送设备、保部件供应,更没想到的是中国竟成了ASML的头号金主,销售占比高达42%,这下让外媒纷纷惊呼:事情闹大了。
这场科技封锁有何影响?中方在这期间又做了什么?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巨石砸下,幼苗却迎着裂缝生长
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的公告像一颗深水炸弹,让整个半导体圈都屏住了呼吸。
荷兰光刻机龙头ASML,股价应声跳水,12%的跌幅,两天之内,500多亿欧元就这么蒸发了,创下了公司26年来的单日跌幅纪录。
市场的恐慌,肉眼可见。
所有人都以为,这回ASML对中国的生意,怕是要彻底凉了。
![]()
毕竟,中国可是ASML全球最大的买家,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营收,这条财路要是断了,股东们第一个不答应。
ASML的高管在财报会上,却说出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们遵守所有法规,但我们也要服务客户。”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规矩的红线我没踩,但红线旁边的空地,我可要踩得明明白白。
![]()
![]()
生意终究是生意,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这种微妙的态度,很快就在财报数据里体现了出来。
2023年第三季度,卖到中国大陆的设备,竟然占到了总销售额的42%。
这个数字,比上个季度猛地涨了15个百分点。
这哪里是什么意外,分明是一场早就预谋好的“抢运”。
![]()
ASML似乎早就预感到了风暴将至,提前给中国客户通了气。
那些卡在禁令边缘的浸润式DUV系统,像是NXT:1980i和2000i这些型号,在2023年下半年,跟不要钱似的往中国运。
短短几个月的数量,比过去一整年都多。
![]()
更绝的是,这不仅仅是ASML一家在“反水”。
光刻机这东西,不是一个人能造出来的,它背后是一条长长的供应链。
最重要的镜片,来自德国的蔡司光学,还有上百家荷兰的中小企业,提供着各种机械零件、材料和系统。
ASML要是真趴下了,这些人全都得喝西北风去,所以你看,德国蔡司在财报会上也表态了,会继续给ASML的DUV系统提供核心镜片。
![]()
美国那边急得跳脚,发报告说这是国家安全隐患”建议欧盟和日本一起动手,蔡司的回应很德国,很硬气:“我们遵守德国法律,要保证业务能干下去。”
言下之意,法律没禁止,客户下了单,我就得交货。
这不仅是对股东负责,也是商业的基本道理。
![]()
是什么让中国这块“巨型压电晶体”没有碎?
这种集体转向东方的操作,让外媒大呼事情闹大了。
但如果你看透了本质,就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是一条铁打的商业规律——利益穿透原理。
政治的石头再硬,也硬不过商业利益的流水。
荷兰政府其实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他们一边要给美国大哥面子,一边又舍不得中国这个大客户,所以,他们搞出了一个叫“数据豁免”的机制。
![]()
名义上是保护商业机密,可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在给ASML的对华出口隐身。
有了这个护身符,ASML卖给中国的设备到底有多少,成了一笔糊涂账。
荷兰官方统计的对华双重用途产品出口才2.53亿欧元,中国只排第六,可ASML自己的财报显示,对华营收接近89亿欧元,妥妥的全球第一。
这中间差的80多亿欧元,就是靠“豁免”给藏起来的。
![]()
路透社直接点破,这种豁免让外界没法监测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
可荷兰政府不管这些,他们心里有本账。
ASML的供应链牵扯到本土几十家中小企业,真把ASML逼得没生意了,荷兰的经济也得跟着遭重创,这不过是政治和经济之间,一场小心翼翼的“平衡术”。
![]()
然而,真正让西方供应商们不敢彻底断供中国的,是我们手里的一张王牌,一张他们离不开的王牌,那就是稀土。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实施稀土出口审批新机制。
这消息一出,整个科技圈都震了,因为光刻机的三大核心部件——光源、镜头、双工件台,没有稀土根本造不出来,尤其是最先进的高NA EUV系统,对高纯度稀土的依赖,简直是致命的。
ASML一开始还嘴硬,说库存充足,短期没问题。
可谁都知道,库存总有用完的一天。
![]()
彭博社很快就曝出,ASML部分设备的交付开始延迟了。
那些荷兰的材料商更慌,赶紧派人往东南亚、日本跑,想找能替代中国稀土的地方。
可有个高管私下里跟记者说:“我们从没想过要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商,现在是没办法,必须找备胎了。”
中国的稀土,纯度和供应的稳定性,全球没哪个地方能比,真断了这条线,他们连零件都造不出来,还卖什么设备?
![]()
从“钻空子”到“另起炉灶”
如果说,ASML和供应商们的“数据豁免”、“继续供货”还算是“钻空子”式的被动规避,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越狱”了。
一家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荷兰小公司KMWE,这家公司,专门给ASML做精密机械零件,是光刻机供应链上的一颗小螺丝钉。
2023年3月,就在大家还在观望的时候,KMWE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们在苏州工业园,租下了一个500平米的厂房。
![]()
5月,就投产了,首批只请了20名本地工程师,产线对标马来西亚,但客户只有一个——中国企业。
外媒一句话点评:“这是最直接的规避方式。”
在中国造,在中国用,出口管制这个紧箍咒,瞬间就失效了。
这已经不是偷偷摸摸的钻空子了,这是明目张胆地另起炉灶,这是一种宣言,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战略的质变。
![]()
这种转变,在中国的产业链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ASML的前三季度财报,中国占比从29%一路狂飙到46%。
中国客户们,就像赶在大限来临前囤积过冬的粮食一样,疯狂下单。
ASML被迫单独披露库存周转数据,董事会会议纪要里,第一次出现了“审批时间不确定”的字样。
公司甚至在内部培训中,改了销售奖金模式,海外市场按季度评估,国内市场按月抢单。
![]()
再看KMWE,当年营收就涨了11%,达到1.9亿欧元,中国和马来西亚两边的产能,已经差不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反应,我们没有干等着别人供货,而是自己的光刻机,也悄悄地排进了生产计划。
上海微电子那台28纳米的DUV机型,已经正式量产了。
行业巨头中芯国际用上这批设备后,芯片的良率,肉眼可见地往上涨。
![]()
虽然这批设备跟ASML的肯定还有差距,但它却让我们在成熟制程领域,第一次可以不用完全看别人的脸色了。
华为联合中科院搞的EUV原型机Hyperion-1,也悄悄进入了试产阶段。
他们用的LDP技术,巧妙地绕开了传统路径,进展比预想的快多了。
2025年上半年,国产光刻机的交付量,直接翻了一番,ASML在DUV市场的份额,从90%降到了85%,虽然降幅不大,但这变化的信号,已经足够强烈。
![]()
感谢对手,赠我以最痛的成长
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清晰了,高端设备,被死死卡在外部的许可上,中端设备和零件,正在被本地的产能一点点接管,低端的制造,早就实现了完全的本土自给。
“缺什么,就补什么”,成了整个产业链的新常态。
外媒开始担心,中国的稀土政策会不会进一步升级,全球的芯片供应链,被迫拆成了一段又一段。
企业们再也不敢轻易地站队,生怕哪天就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
ASML还能靠着AI和服务器的需求,维持一部分订单,但对于体量小、业务单一的KMWE来说,苏州的工厂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存在。
展望2025年,ASML预计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写那些该死的许可证文件,设备的交期会拉长,报价也会变贵。
客户的排产只能一拖再拖,而这,恰恰给了国产替代最宝贵的“窗口期”。
![]()
KMWE如果想再投产,不仅要算出口限制,更要算算东南亚吸走产能的风险,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新厂项目,可都在排队等着呢。
全球的供应链,正在不可逆转地“向东”流动。
这场由美国发起的科技封锁,本想一剑封喉,却无意中成了一剂催化剂,一剂让中国科技体系完成“断奶重生”的催化剂。
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逼迫我们放弃幻想,走上了一条最艰难,但也最光荣的道路。
![]()
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来自购买,而是来自创造,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看谁的锁链更坚固,而是看谁能在压力下,完成最彻底的自我重塑。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或许真的应该感谢对手。
感谢他们,用最极端的方式,赠我们以最痛的成长。
![]()
结语
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来自购买,而是来自创造。
未来的科技竞争,比的不是谁封锁得更严密,而是谁能在压力下重生得更快。
你认为这场“压电效应”能持续多久?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