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咸闲
编辑|咸闲
审核|烨 Lydia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日晞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
图片来源:百度
昔日,老字号的口味一直作为品质与信誉的象征,是消费者心中无可替代的经典。
时移世易,各个百年招牌的熠熠光辉却开始频频消失在市场中......
国民粽子代名词的“五芳斋”,质量与业绩都陷入长期困境;烤鸭之王名头的“全聚德”,关闭了多家门店,收益也几近腰斩;拥有354年历史的天津“狗不理”,门店也仅剩10家苦苦营业。
![]()
一个个百年老店早就被时光弄得落满灰尘,一方面被保留原有经典的路径依赖所束缚,另一方面又在盲目跨界中迷失了自我。
新生代消费者用“又贵又难吃”“服务态度差”“产品陈旧”来形容这些曾经的国民品牌时,问题的严重性已不言而喻。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这些老字号们手握金字招牌,却不知道如何将其再次擦亮,它们的困境,是时代的抛弃,还是自我的盲目坚守?
![]()
除了情怀,还剩下什么?
走进任何一家老字号门店,人们的初心都是想要体验百年不变的口味和浓厚的历史气息,这种期待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消费者将自己的信任与情怀为代价,来换取品牌对品质与文化的坚守。
但当这些情怀在被一层不变的“老”消磨殆尽时,这种“不变”就变成致命的“僵化”。
![]()
图片来源:百度
老字号的困境首先体现在对“传统”的误读上。
全聚德的烤鸭技艺、吴裕泰的茶叶窨制、内联升的千层底工艺——这些历经时间长河下传承的古老手法,是老字号本身无法被复制的发展基石。
但当这些技艺与配方被奉为教条,当“传统”成为拒绝调整创新的阻碍,这些百年老品牌便失去了与时代对话的能力。
传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其形式的不变,而在于它们其中的核心精神能够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契合度。
许多老字号盲目的认为“历史悠久”就是它们最大、最强的特点,固步自封,慢慢地陷入了品牌光环的迷失。
手握金字招牌,却忽视了品牌是需要持续的维护,以及创新重塑的基本规律。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这种对历史遗产的过度依赖,使老字号失去了对市场应有的敏感度。
![]()
信任防线的崩塌
一直以来,食品企业的重中之重,那必是食品质量与餐饮服务,而对于食品的老字号,这一关键就更为沉重,它维系的是跨越百年的品牌信誉和消费者几代人的情感托付。
遗憾的是,偏偏他们却打破了这一信任防线!
质量与服务开始了频频翻车,百年下的信任招牌被摔的细碎。
![]()
图片来源:凤凰财经网
今年5月,五芳斋就陷入了“粽子异物门”,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声讨,每一张照片都体现着产品存在“肉眼可见的异物”。
有人还在粽子中还吃到了带血的创口贴。
这一事件被发酵后,虽然官方发布声明说专项排查,但对于消费者,这无疑是一场信任暴击。
最后结果也没有明确发布,这种危机公关的迟缓、整改措施的不透明、与消费者沟通的隔阂,就不断消耗着最后的情怀资本。
![]()
图片来源:百度
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狗不理的现状,一笼的价格在50-100元左右,几乎是其他包子店的20几倍往上。
这个包子店的“贵族品”就很难躲过长期被吐槽性价比低,口味参差不齐。
它的核心产品也始终是那几种经典的包子,本地人都很少吃;许多外地游客,在品尝后表示包子的口味没法保证,纯看运气。
数据显示,五芳斋的核心产品营收占比超过70%,这意味着企业的命运完全系于单一品类之上。
“几十年如一日”的产品与质量,老字号们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单腿走路”的困境。
一旦核心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消费趋势发生变化,整个企业就会陷入困境,最后百年老店也就无人问津了。
![]()
守正创新的平衡
面对增长困境,不少老字号就选择了跨界创新这一“药方”。
然而,缺乏战略思考的盲目跨界,反而就加速消耗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
所谓跨界,本就应该是老字号本身对于品牌价值的延伸,就是守住老字号的根与魂。
其中的创新,则是为古老的品牌注入当代的血液。
这并非盲目追逐所有热点,而是围绕品牌内核进行的有边界创造。
成功的创新,往往遵循着“一米宽,一百米深”的原则。
例如泸州老窖的香水,虽出人意料,却巧妙地将酒香与香水特质结合。
广大网友表示“闻了会不会醉”,就以话题营销博得了出圈。
北京稻香村推出的节气限定点心,在保留传统糕饼制作精髓的同时,在设计上融入现代美学,在产品上微调甜度,成功得唤起了年轻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和分享欲望。
![]()
这些尝试之所以能够被市场接受,关键在于它们守住了品牌的“魂”——或是核心技艺,或是品牌调性。
归根结底,守正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老字号的困境,表面上是经营问题,实际上,背后存在的是文化传承与时代适应的发展问题。
在文化自信日益重要的今天,老字号实际上承载着特殊的使命——它们是中国故事的最佳讲述者,是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
一个既能从百年积淀中汲取营养,又能以开放姿态拥抱变化的老字号,才是真正成为应对时代的“活化石”。
一点想法(北京)旗下矩阵公众号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中美网友“账本大公开”: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中美网民开启民间外交》
《“病来如山倒”,造车开始大退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