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手握300万会员的连锁品牌寻求优质产品,一边是摩拳擦掌意图开拓市场的本土供应商。10月20日,在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与扬州市工信局联合举办的“供应链协同产业链融通发展”县区行——扬州新型食品产业合作对接专场活动上,近90家本地食品企业齐聚一堂,在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冷链物流等环节“淘”起了伙伴,多家企业现场擦出合作火花。
![]()
“要我们一家一家去跑供应商,实在没那么多时间。政府搭的这个台子,帮了我们大忙!”啁末食光食品连锁的采购主管叶卫明在现场难掩兴奋。他透露,该品牌目前在9座城市拥有50家门店,能将对接到的优质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次活动精准聚焦“供应链协同”。宏信龍商超、啁末食光等需求方直接发布采购意向,而沙头镇陈祠村合作社、巨鑫新材料、中农康正等服务商则展示其在蔬菜供应、包装设计、食品检验等方面的能力。这种“面对面”的对接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为产业链上下游的“毛细血管”通了路。
对接会不仅关注货物与服务的流通,更将人才、技术、金融等关键要素一并纳入。扬州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序表示,科技部门已梳理出企业“实打实”的技术需求,希望通过“四团一员”人才服务专团,推动更多高校科研成果在扬州落地。扬州大学、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也现场介绍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多个供应链、人才和金融合作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
![]()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新型食品产业作为扬州市重点培育的13条新兴产业链之一,目前已拥有规上企业160家。产业格局呈现出传统与新兴协同发展的鲜明特点:既有速冻面点、油米加工、饮料等传统优势领域,也涌现出预制菜、中央厨房、功能性食品等新增长点。一条从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已初步构建完成。坚实的产业基础带来了亮眼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型食品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3.9%,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展望未来,扬州市新型食品产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产业链的整合与创新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市工信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处处长刘天昀表示,下一步工作将聚焦三个重点:一是持续推动行业内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配套融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二是更主动地联系技术服务机构,助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是积极汇聚金融机构及检验检测、包装设计等各类服务要素,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配套服务。
这场对接会如同一个缩影,映照出扬州食品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而是选择抱团发展;政府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管理,而是精准服务,为企业牵线搭桥,汇聚发展要素。当供应链高效协同,产业链整体优势便能得到最大化发挥,为地方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来源丨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丨郑艳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