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7日—19日,第二届主动健康上海论坛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成功举行。
本届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主办,围绕“数字技术驱动主动健康”这一主题,设立主论坛及“数字技术赋能运动与营养”、“数字科普、健康素养与心理促进”、“数智设备驱动主动健康新生态”、“主动健康临床实践指南工作坊”四个分论坛进行学术交流。
![]()
开幕式上,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致辞,指出本届论坛主题契合数字技术重塑健康服务趋势,可穿戴设备、AI 诊断等推动工具革命,变革健康理念和产业生态。上海交大以 “医工交叉” 等举措支持主动健康研究,其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ACEM)与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IPH)合作打造的“A+I”模式,已收获丰硕成果。
![]()
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致辞,表示学院将继续与主动健康研究院合作,促进跨界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他以供应链管理作比健康维护,“治未病” 为上游预防,“治病” 为下游修复,二者互补,缺一不可。应当探索经管学科和健康领域的创新结合,为重塑健康产业价值提供创新空间。
![]()
大会主席、上海交大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家睿在致辞中深入解读了数字技术驱动主动健康的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数字技术如何进一步加深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一方面是数字技术如何辅助有效的自主健康管理。
![]()
主论坛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以《人工智能助力主动健康》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展望了人工智能在未来的智慧健康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实时互动闭环的可穿戴智能体,将逐步演化为连接个人、家庭、医疗与社区的健康生态系统,推动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健康管理;指出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数据驱动的全程健康管理新体系,使每个人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以《健康之光》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维生素D缺乏及其可能引发的多种健康危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难题之一,介绍了接触式紫外无创光疗技术这一维生素D补充新方法,该技术通过特定光谱调控人体维生素D合成,具备创新性、安全性、高效性、便捷性等优势,相关系列设备可应用于住院、门诊/社区和居家治疗等场景。
![]()
吴家睿院长以《大健康时代的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健康管理的方式;大数据技术改变了健康科学的范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从辅助决策走向自主决策,推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融合,预测性知识与决策将成为主流,从而创造数字健康的新生态。
![]()
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讲席教授陈洛南以《AI赋能的生物系统表征与数字健康科学》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介绍生命动态过程表征与原理发现,论述通过动力学系统理论与AI技术深度融合,由静态和动态角度表征生物系统, 从而实现对生命动态过程的精准解析与疾病早期预警,提供新型的健康管理智能工具。
![]()
![]()
“数字技术赋能运动与营养”分论坛环节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研究员、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华婷以《AI-VR运动:运动干预新模式探索》为题,介绍面向超重或肥胖青少年体重控制的虚拟现实(VR)智能运动干预系统REVERIE(中文名“灵境”)。在超重和肥胖青少年中,REVERIE运动系统能够改善肥胖与代谢相关指标,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显著改善认知功能,提升神经效率,改善神经可塑性,并有助于建立长期运动意愿。该系统不仅为青少年肥胖干预提供了全新的“生理-心理-认知”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仅为肥胖干预策略提供了变革性的技术路径,更为人工智能赋能的精准化健康管理提供了实践范式。
![]()
![]()
南京体育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赵彦以《智能算法下的运动选择》为题,介绍智能算法应用于慢病运动干预的相关系统流程,包含测试、评估,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干预及院外管理。以慢病运动干预应用场景为例,南京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宽乐健康的智能运动健康管理软硬件设备,融合人体成分、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健康体适能的测试和训练设备,实时汇总个人运动健康档案信息,进行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出具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将运动健康管理全流程标准化、简便化、智能化,服务健康、亚健康人群、慢病病人和老年人等各类人群。院外管理包括“宽乐健康”APP和“医动同舟”微信小程序,居民可以实时查询和跟踪个人运动健康的所有信息,同时支持上传训练数据等,实现个人运动健康的全程管理。
![]()
![]()
南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志勇以《运动促进健康体系化建设推动体卫融合高质量发展——以江苏南京为例》为题,分享南京市建设运动促进健康体系及开展体卫融合工作的实践经验,具体举措为建设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站、点,打造五级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该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中,二、三级医院以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为例,医院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的融合,整合资源,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构建体卫融合”新机制。社区医院以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将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提供全面的团队建设保障服务;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实施“防治康管护”一体化的全流程服务,科学的管理手段、健全的安全保障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体卫融合服务体系。养老机构以南京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为例,中心的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体现出集中-居家相结合、精准测-练相结合的特点与优势,引入宽乐健康的老年功能性体适能测评、肌少症测评等相关精准测评设备,通过全科医生+运动处方师+AI处方系统开具个性、精准的"运动处方”并指导锻炼,提高老年人的体质,有效管理高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减少用药量。目前,南京市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基层率先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通过运动、营养等非医疗干预为广大市民提供科学、专业的健康体重管理服务。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袁长征以《MIND膳食模式与老年认知衰退的人群研究与干预转化》为题,介绍MIND膳食模式及其针对老年认知衰退的人群的干预应用。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赵月亮以《个性化精准营养膳食推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题,提出为不同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膳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的精准营养已成为慢病防治的核心元素,构建科学、可量化和无需营养师参与的精准营养膳食推荐系统,满足人们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需要就是未来的工作目标。随后,又举行了以“基层智能化运动干预:实践与展望”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王志勇主任、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魏丽君、南京体育学院副教授徐凯、李华婷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上台进行讨论交流。魏丽君院长介绍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工作的经验,中心打造“两融、三合、四新”基层体卫融合模式,配备宽乐健康运动测评设备及信息化系统,开展基层慢病运动干预,用户降压降糖、减药停药、减重降脂效果显著。徐凯副教授分享运动干预的原理及未来展望,认为在未来AI技术应用于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是发展趋势,健康管理将从 “泛化指导” 走向 “精准适配”,既提升了运动干预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让普通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级的健康指导,真正实现 “千人千策” 的高效运动健康管理。王志勇主任、李华婷研究员也结合自身经验,共同探讨运动干预、营养干预等应用于健康管理的新方式、新路径。
![]()
![]()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行,展现数字技术助力主动健康领域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有助于推广应用主动健康理念,培育新型健康产业。同时推动数字技术在运动与营养领域的推广与应用,让更多群众受益于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和精准的运动及营养健康管理,提升健康水平。宽乐健康将继续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与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数字技术应用于运动及营养的新模式,为推动运动及营养健康管理、以及体卫融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