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西山瑶族乡“瑶乡小院”。受访单位供图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湖南临武县直面2.5万余宗农房季节性闲置的现实问题,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盘活闲置农房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民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民宿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走进西山瑶族乡的“瑶乡小院”,红砖灰瓦与满园绿意相映成趣。昔日沉寂的老屋经过精心改造,化身为雅致舒适的休闲空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茶小憩、漫步田园,感受乡村的宁静与惬意。谈及发展初衷,“瑶乡小院”负责人谢小君表示:“我们这里海拔高,夏季凉爽,闲置老房子资源丰富。通过‘家庭农场+村民合伙入股’的模式运营,旺季时日接待量可达千余人。未来我们计划逐步改造所有闲置老房,提升接待能力,让更多游客体验瑶乡风情。”
西山瑶族乡民宿产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精准的政策引导与配套支持。近年来,该乡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挖掘瑶族文化、加大产业扶持等举措,成功引进并运营民宿20余家,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西山瑶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何玮介绍,民宿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周边农产品销售,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下一步,该乡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民族文化挖掘,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民宿产业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民宿产业从“无序分散”向“集群发展”转变,临武县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六大景区科学布局,创新推出自主经营、合作联营、托管运营三大模式,并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花塘乡石门村凸显“奇景+禅意”,西瑶绿谷聚焦“森林康养”,卧龙谷与龙归坪深耕“农耕体验”,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民宿集群。
在此基础上,临武县积极推进“民宿+”融合发展,推动民宿与农业、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各民宿普遍设立临武柚、临武鸭等特产展销区,推出农事采摘、非遗手作等体验项目,并打造亲民康养套餐,有效提升综合效益,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截至目前,全县已带动“唤醒老屋”村民民宿业主120余户,开发民宿客房1440余间。今年避暑旺季三个月,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实现民宿综合收入2654万余元,户均增收超22万元,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临武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邝文忠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以点带面扩大示范规模,围绕主要旅游景区,“唤醒老屋”新建民宿的数量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倍,达到240户,民宿经济收入达到5400万元。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民宿体验和消费。同时,规范民宿业主经营行为,朝着经济实用普惠方向发展,不断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推进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改善民宿经营环境,促进农房变民宿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文内 邓圣立)
![]()
西山瑶族乡“瑶乡小院”。受访单位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