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季的校园里,常能看到抱着简历穿梭的学生——有人对着岗位要求反复修改经历,有人在多场面试后仍没收到意向offer。
这两年,“先沉淀再出发”成了不少学子的选择,招生页面上的“保研率”三个字总会被反复确认。毕竟在升学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一所学校的保研实力,不仅是数字,更是给未来的一份“确定性”保障。
![]()
就在这样的择校考量中,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交出的保研成绩单格外醒目:41%的保研率创历史新高,工科保研率更是突破60%。回溯五年前,这一数字还停留在27.83%,如今已上涨了近20%。这份提升不是偶然,既有百年校史带来的的“办学底气”,更有新增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新兴领域专业的“硬实力”支撑。越来越多学子看到“在西安交大稳稳升学”的可能。
而在西安交大的保研数据里,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的成绩堪称“标杆”——2025届保研率100%。这个以“集大成得智慧”为核心理念的班级,自2007年创办起,就把“保研”当成目标之一,用一套贯穿本科到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让“升学”成为学生成长的自然结果。
![]()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的培养节奏从一开始就带着“稳”的特质。不同于普通专业“本科结束再规划读研”的模式,钱学森班实行“2年通识教育+4年交叉专业教育+X年研究生专业教育”的培养体系。这让学子刚入学,就不用为“能不能保研”焦虑,只要在本科期间通过资格审查,就能直接获得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这种“提前锁定”不是“躺赢”,而是把别人用来准备保研复试的时间,都留给了更有价值的学习和科研。
![]()
更令人羡慕的是,这一特色班还拥有丰富的“优质资源”。课堂上,授课的是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名省级教学名师,还有6支国家级教学团队;课后,每位学生都能匹配“学业+科研”双导师,他们可能是参与过特高压电网研究的行业专家,也可能是拿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资深教授。
这些导师不仅会定期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还会带领学生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他们的教导下,学子们在科研实践中迅速成长。当其他学生还在为保研复试准备时,钱学森班的学子已经带着“科研参与者”的身份进入了研究生阶段。
![]()
如果想走国际化路线,钱学森班也给足了支撑。该校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的“电力系统优化”双学位项目,60%的课程由外方教授授课,学生只要在毕业前要通过全英文答辩,拿到了国际工程师认证,即得到全球认可。
比起有些高校“靠竞赛筛选尖子生”的保研模式,钱学森班的100%保研率,是“体系化培养”的结果。它打破了专业壁垒,让学生既能扎实掌握电气工程的核心知识,又能接触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交叉领域;它不搞“唯分数论”,而是通过科研实践、国际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赛道。在这里,保研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沿着清晰的培养路径,一步步达成的目标。对那些不想在保研路上“赌运气”,又希望在工科领域沉下心钻研的学生来说,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或许正是一个靠谱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