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则“极氪销售称购买小米YU7是‘买命’”的聊天记录在网络引发热议。据网友爆料,一名顾客在极氪门店咨询时,因提及考虑购买小米YU7,遭到销售人员的极端言论攻击。
极氪汽车苏鲁战区随即启动调查,并于当晚公布处理结果:两名涉事销售被开除,门店及区域管理层均受连带追责。
![]()
根据公开的聊天记录,顾客在对比极氪001与小米YU7时表示:“YU7提供的情绪价值很高,小米太懂年轻人了。”同时,顾客坦言若自己年长5岁,会优先选择极氪001。然而,极氪销售人员在回应中,以“销冠”身份发送两条语音,内容包含:“弟弟,人生的第一辆车必须选极氪001;最后一辆车肯定选小米YU7”“你买的不是25.98万,是你的命”。
![]()
此言论被顾客质疑为“诅咒”,并引发网友对销售职业素养的强烈批评。
事件发酵后,极氪汽车苏鲁战区总经理王坤于当晚9时30分联系顾客致歉,并通报处理结果:
涉事销售于某某、侯某某因“言语不当造成严重顾客体验问题”,依据《零售业务合规管理办法》被扣除12分合规分,判定为三级违规违纪,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得再录用;
浦珠北路极氪家店长武某某因管理失职,扣除3分合规分;
南京单元城市经理芮某某因间接管理责任,扣除2分合规分。
王坤强调,管理层处罚将触发绩效扣除及升职机会免除,其本人亦将承担管理责任。他同时呼吁顾客删除相关争议内容,但顾客明确表示若事件造成进一步影响,将保留公开权利。
![]()
此次事件暴露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的极端化倾向。部分车企为争夺用户,默许甚至纵容销售通过贬低竞品、情感绑架等方式逼单。例如,涉事销售将产品选择与“生命安全”挂钩,已超出正常竞争范畴。
汽车行业分析师丛杰指出,此类行为折射出两大问题:
销售培训漏洞:部分车企过度强调短期销量,忽视职业操守与沟通技巧培养,导致销售人员为冲业绩不择手段;
品牌管理失范:一线员工的极端言行会直接损害品牌形象,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负面事件可能迅速发酵,造成长期口碑损失。
事件引发网友广泛讨论。部分用户认为“开除是合理处罚,销售行为丢品牌的脸”;亦有网友质疑“是否应向小米及YU7车主道歉”。此外,有消费者分享类似经历,称曾遭遇销售“踩一捧一”甚至人身攻击,呼吁行业加强监管。
极氪官方在致歉声明中重申“尊重用户与对手”的竞争原则,并透露将加强销售团队合规培训,完善服务监督机制。此前,极氪曾推出“1小时极享快保服务”等举措提升用户体验,此次事件或倒逼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正从产品性能延伸至服务品质与品牌价值观的较量。极氪此次事件为行业敲响警钟:唯有坚守底线、尊重消费者,方能在长期竞争中赢得市场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