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玉州区:完善监督机制 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0
分享至

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纪委监委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在做实日常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强化专项治理、深化警示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该区纪委监委坚持“教育在先、提醒在前”,以廉政谈话提醒为抓手抓好日常监督。督促镇(街道)包村领导或纪委(纪工委)书记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对村“两委”其他成员、村班子成员对其他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进行双向约谈、随机谈等,打好廉洁“预防针”,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及时提醒纠正基层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基层干部廉洁规范履职。

针对村级监督点多面广、监督力量分散薄弱等特点,该区纪委监委健全完善监督机制,统筹区、镇、村三级监督力量强化基层监督。其中,日常工作由村务监督委员不定期“巡检”,重点工作由区纪委监委、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三级联动”督查,并建立健全与组织、农业农村、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协同机制,强化对村(社区)民主决策、“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同题共答,打通基层监督中的堵点难点。

“有力监督唤醒了‘沉睡’的集体资产,我们的‘钱袋子’也慢慢鼓起来了!”面对区纪委监委同志的回访,该区名山街道绿杨社区居民老陈难掩心中的喜悦。

原来,该区纪委监委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了解到绿杨社区集体土地长期闲置的问题,随即对有关街道、社区有关负责人谈话提醒,要求落实责任,加强“三资”管理,并纳入问题清单强化跟进监督。在该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名山街道和绿杨社区主动作为,认真研究解决方案,经多方协调和争取,盘活了原有的闲置地,成功引入新能源汽车城项目。项目建成使用后,带来180多个就业岗位,社区集体经济每年提高了210万元,居民得到的分红每年增加了300元。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多发领域。该区纪委监委找准“小切口”靶向纠治,紧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违规处置村集体“三资”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工作中,建立“委班子成员包片督导、包专题负责、分片协调”的联动机制,委领导带头深入职能部门指导问题线索排查,并督促及时移送,严查快处有关问题。

为筑牢村(社区)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该区纪委监委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明纪、以案说法。今年以来,对村(社区)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专题授课4场次,课堂上,注重把握村(社区)干部的特点量身定制授课内容,既讲政治理论,也讲形势政策,既讲典型案例,也讲身边故事,推动教育从“入耳”到“入脑入心”。同时,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打造一批村级廉政文化阵地等举措,常态化精准化做实村(社区)干部警示教育,切实将清正廉洁理念传导到基层、覆盖至末梢。(杜菲菲、张丹蕊、赵宇龙)

来源:玉州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59848文章数 2007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