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亮鑫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许多人都听过《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经典民歌。那位优美旋律中远方的好姑娘,承载着我们对纯真爱情最本真的渴望。 1994年,"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凭借该曲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 。
![]()
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唱过它;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帕瓦洛蒂、卡雷拉斯、多明戈等也唱过它;它成了跨越民族、语言、时代和国界,成了在世界范围传唱广泛的不朽经典。但歌曲中,那位美丽的好姑娘究竟是谁呢?
笔者曾在1993年11月初在上海采访过"西部歌王"王洛宾老人,后来又陪同老人一起去拜访了音乐家贺绿汀。这位白发苍髯、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说起这段往事,有些激动。他亲自前往在十年动乱中迫害致死的著名导演郑君里的家中,对郑君里的家属表达感谢。当时,郑君里邀请他参与拍摄抗战纪录片《民族万岁》,让他有机会认识了藏族女孩卓玛,草原放牧,晨出暮归,才让他写出了这首经典民歌。
王洛宾气愤地谈到了当年上映的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他说,影片描写王洛宾妻子死在他的怀里时,他才开始唱起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思念远方的牧羊姑娘卓玛。对此,王洛宾笑道:“这不是编导有精神病就是王洛宾有精神病。”这部电影讲述了青年音乐家黄钟与女友江雪动人的爱情故事。虽然用了虚构的名字,但电影中的大西北、大草原、达坂城、藏族姑娘卓玛等元素、尤其是那首经典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都直指王洛宾本人。
王洛宾告诉我,他写那首歌是在1939年,这时卓玛姑娘才16岁,他26岁。由于当时著名导演郑君里在青海湖边的金银滩拍《民族万岁》,他与这位藏族牧羊女相处了3天。那个年代男女之间都比较含蓄,两人没有多说什么话,只是让她抽过一鞭子。但这一鞭子就打出了这首歌。王洛宾坦诚道,他的确也喜欢卓玛,正如歌中所唱:"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他说:"我把心中的感情秘密告诉大家,也祝大家心中的卓玛幸福!"
![]()
我认识郑君里的儿子郑大里,他是上海电视台的导演。2005年9月的一天,他兴奋地告诉我,他从台湾找到了父亲拍摄的《民族万岁》,电影中确实有个美丽奔放的藏族姑娘叫卓玛,镜头仅短短10多秒,她脸庞圆润,有对乌溜溜的大眼睛,挤奶、扬鞭、跳舞、倒茶……她应该就是王洛宾所说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好姑娘。
郑大里给了我《民族万岁》的碟片,也找到了卓玛的镜头。我欣喜万分,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独家报道《遥远的"好姑娘"露出真容》。
但没想到的是,10年后的2015年,郑大里又告诉我,他找到了父亲当年的日记,发现他与王洛宾说的不一致。
尽管这首歌的诞生传说有种种版本,但基本情节是,在《民族万岁》中有组镜头,需要“牧羊女”卓玛和“帮工”王洛宾同骑一匹马去放牧。活泼大胆的卓玛策马在草原上一路狂奔。为使自己不摔下去,王洛宾只好紧紧地抱住卓玛的腰……累了,两人依偎在马背上犹如一对恋人。夕阳西下,晚霞绚丽,卓玛和王洛宾一起赶着羊群回到了羊圈。在落日余晖中,卓玛亭亭玉立,她那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的眼睛在夕照中格外迷人。王洛宾不由地陶醉了。此刻,卓玛举起牧羊鞭,轻轻地打在了王洛宾身上,转身跑了,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王洛宾呆立原地,仔细回味着那一鞭子的滋味……不久,王洛宾写下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个故事美丽而又动人。王洛宾生前也证实过这一传说。但问题来了,这个镜头为何在纪录片中就是找不见?是后来删了还是当初就没有?
在郑君里日记中,王洛宾当年是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派来负责接待、联络拍摄工作的,他不是来当演员的。在90分钟的纪录片中,根本没有传说中王洛宾与卓玛同骑一匹马的浪漫情景。
![]()
郑君里日记有段记述,说他想请王洛宾上镜头,希望他穿着军装与藏族姑娘跳段舞蹈,但王洛宾此时感到“很为难”,因为马步芳的参谋长对他说,你上镜可以,但一定要脱军装,军人与藏女跳舞会给人感觉轻佻。
郑君里的日记十分详尽,有关他与王洛宾相处的记载从1939年10月9日一直写到12月3日,前后近两个月。他对王洛宾的记载有10多处数千字。他们常在一起喝酒吃饭、唱歌聊天、拍片说艺,成了好朋友。如果在《民族万岁》中,如果王洛宾和卓玛的这段场面真的十分重要,为何在郑君里的日记和纪录片中会偏偏给漏了?这在逻辑上说不通,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
值得一提的是,郑君里80多年前的日记与王洛宾这段美丽故事还有些矛盾。郑君里在当年11月25日写道:“又坐下来闲谈,他说要讨个哈萨(克)女子做老婆,不仅因为她美丽,还因她忠实,话中似有含蓄,似乎跟他的妻有一点儿隔膜。接着是拥着‘吉他’弦唱着,那最细的一根弦子突然断掉……”
可见,当时,王洛宾和他妻子洛珊的情感已经出现危机,并暗示准备离婚另娶新娘。他情绪激动时甚至绷断了琴弦,他已想到要离婚,另娶个美丽的哈萨克女孩为妻。郑君里日记记载王洛宾爱恋的是哈萨克女孩,而不是传说中的藏族姑娘卓玛,这究竟是什么回事?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美丽旋律也是哈萨克曲调,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当年,郑君里还真拍了张自己怀抱王洛宾吉他的照片,上写着“哈萨克人打扮”,这难道也是巧合?
现在的谜团是,王洛宾当年真正思念的好姑娘究竟是镜头上这位藏族姑娘卓玛,还是郑君里日记中的另一个哈萨克女孩?这是王洛宾的说法有误还是郑君里的日记写错?这位哈萨克女孩和藏族姑娘究竟是同一个人还是不同的两个人?或是王洛宾心中暗有一个哈萨克女孩,但公开承认这首歌是为藏族姑娘卓玛而写?
王洛宾的作品还有《达坂城的姑娘》、《花儿与少年》、《掀起你的盖头来》和《半个月亮爬上来》等。郑君里执导过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宋景诗》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艺术家。如今两位名人早已过世,这也许是个很难解开的历史谜团了。
但不管怎样,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已成了人们渴望那份纯洁爱情的美好愿望,它早已成为传遍全球的不朽经典,它的手稿也永远刻在了王洛宾的墓碑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