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曲园七秩铸初心:一名党外干部的文脉传承与使命担当

0
分享至

编者按:恰逢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校友张庆明结合校庆报道与自身经历撰文,回溯18岁入读曲园的求学时光,细数从莱芜师范执教、泰安履职到退休后笔耕奉献的四十多年历程,更提及宋法棠、孙继业等校友与母校的精神联结。文章以个人成长映照曲园“弘文育人”的初心传承,字里行间满是对母校的感恩与对精神的坚守,为读者打开一扇读懂“曲园力量”的窗口。



曲园七秩铸初心:一名党外干部的文脉传承与使命担当

张庆明

翻阅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的新闻报道,木铎校徽高悬会场、“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条幅熠熠生辉的画面,透过文字跃然眼前。这份庄重热烈,不禁让我想起20年前——母校50周年校庆时,我曾应邀重返曲园,参与系列校庆活动,亲身体验过那份校友相聚、共忆师恩的滚烫氛围。如今虽未亲临七秩校庆,但读着报道中出席大会的黑龙江省委原书记宋法棠、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王恩多等知名校友名录,1979年深秋的场景仍愈发鲜活:彼时18岁的我,怀揣对历史的敬畏走进这所浸润儒家文脉的学府;从报道中得知同为校友的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孙继业、省政协常委魏余秀等也齐聚盛典或关注校庆,更觉亲切。我们同历不同年代的磨砺,同沐时代发展的春风,更同受曲园精神的滋养,这份跨越数十载的校友共鸣,在品读报道时愈发厚重。



一、曲园四载:文脉浸润,精神扎根

1979年,我考入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彼时“票证年代”余韵未散,食堂里攥着饭票排队时,同学们常围绕课堂历史脉络讨论;宿舍电灯下,为辨析先秦史观点,我们常争论至深夜,仍在纸上勾画论证逻辑。校园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石刻,与青砖黛瓦的老文史楼相映,悄然将崇学尚教的基因植入心间。



历史系三位老师的课堂,让曲园精神变得具体可感。古罗马史专家王阁森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讲罗马的辉煌与衰落时,不仅梳理历史脉络,更深入剖析罗马法、罗马建筑对后世的影响;中国先秦史专家骆承烈老师的课堂严谨深邃,从《尚书》《春秋》到诸子百家,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古文精髓,黑板上的大段原文与细致解读,尽显深厚学术功底;擅长世界近现代史的聂仲元老师,能用丰富的细节与案例,将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复杂历史梳理清晰,更启发我们用全球视野看待历史。他们的言传身教,如今想来,正是七秩校庆报道中提及的“弘文育人,兴学报国”主题的生动践行,也让我在50周年校庆返校时,仍能清晰回忆起课堂上的点滴。



图书馆是我求学时的“第二课堂”。攥着硬纸借书证在书架间穿梭,读《史记》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精神折服;读《资治通鉴》,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箴言中,悟得王朝兴衰与人性的关联。这段学习经历积累的历史知识与文化敬畏,皆源于曲园精神的浸润,为后来的职业生涯筑牢了根基。



二、履职四十余载:精神引路,初心践行

1983年从曲师毕业,我22岁,回到泰安后先被分配至莱芜师范教授历史、哲学等,后又调入泰安师专(现泰山学院)。站在讲台的那一刻,曲园“弘文育人”的底色便刻入我的教学准则——如母校恩师那般,将知识与责任结合,让学生在历史中读懂担当。

离开高校后,从政多岗位的历练中,曲园精神始终是前行的指南针。在教育领域推动新泰“四制改革”时,我沿用在曲园养成的“深挖症结”习惯,走访多所乡镇学校摸清底数,以制度创新激活教育动能,助力当地高考成绩连续五年位居泰安榜首,这正是对学校“坚守师范本色”特质的传承;分管体育工作期间,狠抓队伍建设与竞技训练,为泰安赢得28枚省级以上金牌,输送75名运动员至省和国家队,更助力新泰籍健儿斩获401枚省以上金牌(含3枚亚运会金牌),让“全国体操之乡”品牌愈发闪亮,践行了曲园“服务发展”的使命。



退休前,作为党培养的党外领导干部骨干,我担任泰安市一级巡视员、市政协副主席等职。招商引资时,走访598家企业精准把握需求,承办多场活动吸引近千名企业家考察,签约400个项目、引进资金286.3亿元,推动“泰安光彩大市场”“蒙牛乳业”“大润发超市"“名嘉城市广场"等项目落户;组织100余次调研协商,形成68篇报告、提交180余件提案;发表数十篇文章,记录时代发展;牵头编纂《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记》《风雨同舟 共铸辉煌》等书刊,留存泰安记忆;策划“唱响中国、光彩泰山”“我心如初”等大型演出,用文化力量为城市添彩。每一项工作都力求扎实务实,恰与七秩校庆报道中提及的母校“高效务实”理念相呼应,这些履职成果也让我在50周年校庆返校时,能以踏实的业绩向母校汇报。



三、退而不休:精神传承,华章续写

2024年10月退休后,我始终以“退而不休”践行曲园精神,这些行动并非因七秩校庆而起,而是多年来对“担当”二字的延续。品读此次七秩校庆报道时,虽未能亲临院士校友报告会、校史展览馆开馆等活动,但通过文中图文与《弦歌》校庆宣传片,仍能清晰触摸到学校筚路蓝缕的历程,更坚定了我传承曲园精神的决心。

退休后,我重拾笔墨打磨19万字自传《风雨同舟四十载》,从曲园求学写到履职为民,字里行间满是对母校的感恩;此后笔耕不辍,累计发表600余篇文章,涵盖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体裁——我撰写的《岱庙北广场改造:在纠偏与重构中缝合历史与当下》《岱庙广场改造:千年文脉的现代回响,城市空间的蝶变新生》这两篇文章更深层的价值,在于解构党委政府推动改造的初心: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本质是打破“文化束之高阁”的桎梏,让千年文脉融入现代人的日常步履;提升广场实用价值,核心是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底色,用完善的设施、互动的空间回应市民休憩与游客体验的需求;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实则是借由文化空间的活化,让岱庙广场成为泰安的“文化名片”,实现文化价值与旅游竞争力的双向赋能。这种探索,既是以“敬畏之心”纠偏历史文脉的误读,让广场重归“接文脉、合天道”的文化本真;更是以“民生之念”重构公共空间的价值,让历史不再与当下割裂,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民生服务”的共生共赢。



我还撰写了《走基层察巨变 老干部为泰安发展注智赋能》《老干部见证泰安新辉煌》等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展现泰安的发展蝶变——文旅融合焕发新彩、空天经济蓄势待发、黄河战略落地生根、绿色能源点亮未来等。此外,我始终牢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围绕社会痛点难点深耕建言:写《跨越城乡鸿沟: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从产业、人才、文化维度为乡村发展谋策;作《破茧成蝶:农民工在城市的奋斗与新生》,聚焦劳动条件改善与技能培训,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结合案例剖析监管漏洞,提出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共治体系;在社会治理与法治领域,《全环境普法育新人: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强调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从岳岐峰事件透视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则建议完善反腐机制。其中,《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以司法实效追缴资金,筑牢百姓“钱袋子”安全防线》一文尤为扎实——既精准点出非法集资对百姓经济、精神及社会信任的三重冲击,让危害可感可知;更围绕“挽损失、防风险、建格局”给出全链条方案:追缴覆盖跨境追讨与资产变现,宣传兼顾新媒体与基层一线,责任压实政府、金融机构与社会,每一项对策都具实操性。这些思考或许微薄,却是我以笔为犁,为社会进步倾注的一份心力。这些思考皆源于曲园种下的文化敬畏与为民初心,也与校庆传递的“以文化人、服务社会”理念一脉相承。



我撰写了《向新向绿间的泰山答卷》《用心用情,政务热线暖人心》《泰安市的“为民先锋”》三篇文章,它们就像三面镜子,既照见了领导干部的实干担当,也照见了泰安发展的底气与动力。我始终认为,退休后“离岗”不能“离群众”。这一年,我应邀参与社团公益活动三十余次,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在基层治理中,用多年经验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面对“退休后为何忙碌”的提问,我总会想起母校校训——这份曲园赋予的价值追求,从未因退休或校庆而改变,而是融入日常,成为生活的底色。



四、致七秩曲园:感恩滋养,祝福前行

从七秩校庆报道中细数母校征程,每一步都坚实有力:从1955年建校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拥有7个ESI世界前1%学科,培养出宋法棠、薛其坤、王恩多、郭雷等各界翘楚,更收到11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贺信贺电——变的是办学规模与成就,不变的是“弘文育人、兴学报国”的初心与曲园精神的传承。宋法棠校友从曲园中文系走出后,无论是主政泰安还是深耕黑龙江,始终秉持务实担当的作风;薛其坤、王恩多等院士校友在科研领域攻坚克难,彰显了曲园人追求卓越的品格 ,他们都是曲园精神的生动诠释者。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在校庆大会上指出,曲师大“始终坚持文化铸魂、坚持服务发展”,这番评价让我深有共鸣。回望来路,从18岁入曲园求学,到22岁执教杏坛,再到四十年履职、退休后继续奉献,曲园精神始终是我成长的养分。它从不是抽象符号,而是融入血脉的力量,坚定了我“以文化人、以民为本”的毕生使命——这份信念,我曾在50周年校庆时与校友共勉,如今读着七秩校庆报道,更觉薪火相传的意义。七秩弦歌不辍,未来风华正茂。正如校长张洪海在校庆大会上提出的“教育强国,曲师何为”的时代之问,透过报道,我仿佛能触摸到母校面向未来的坚定。愿母校继续以曲园精神滋养学子,在建设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愿每一位曲园人都带着母校的教诲,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而我,会永远以“曲园学子”为荣,像珍藏50周年校庆的记忆那般,铭记这份精神传承,持续传递曲园的温度与力量。



贺曲师七秩兼怀求学岁月

七秩弦歌满曲堂,青春负笈忆仓皇。

师传史鉴明今古,馆贮芸编润肺肠。

泰岱践行承校训,杏坛回望聚贤良。

白头犹秉初心在,再谱华章祝岁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泰安新闻中心 incentive-icons
泰安新闻中心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6112文章数 55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