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渭北高原的沟壑,到现代化的校园;从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到教师们坚定的眼神。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大唐)的教育帮扶,正在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中国大唐自2015年定点帮扶澄城县以来,始终立足央企职能定位,在澄城这片曾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土地上,织就了一张覆盖“幼儿启智、学生成才、教师发展、硬件提升、未来规划”的教育帮扶网络,以全周期教育帮扶,为更多澄城孩子点亮梦想的灯塔,为澄城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01
“筑梦三金”,给追梦者以底气
“如果没有中国大唐的奖学金,我当时可能没办法安心备战高考。”2023年考入清华大学的魏煜扬,至今仍记得高二时收到“中国大唐·澄城英才奖学金”时的场景。当时,他父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拮据,5000元的奖学金不仅缓解了学费压力,更让他感受到“有人在支撑自己的梦想”。
2021年起,中国大唐创新推出“筑梦三金”计划——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以每年120万元、五年600万元的投入,为澄城县教育注入“强心剂”。截至目前,“筑梦三金”已累计发放480万元,惠及优秀师生2106人,成为当地教育领域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
“筑梦三金”的发放,是对“教”与“学”的双向激励。对于学生而言,奖学金向成绩优异的学子倾斜,鼓励他们冲刺更高学府——2021年以来,澄城县已有3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二本上线率从72.3%提升至78.51%;助学金则精准对接脱贫户、监测户家庭子女,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寺前镇和家楼村脱贫户学生韩佳欣,正是靠着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从濒临辍学的困境中走出,2025年顺利考入东北电力大学。
对于教师而言,奖教金是对他们坚守“三尺讲台”的肯定。澄城中学“英才班”班主任胡晓亮,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大唐奖教金,他所带的班级高考物理平均分连续两年位居渭南市前列。“这份荣誉让我觉得,扎根乡村教育是值得的。”胡晓亮说,在奖教金的激励下,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申请承担教研任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教学氛围。
除了“筑梦三金”,中国大唐还着眼于学生视野的拓展,打造了“走出澄城看世界”的研学品牌。2023—2025年暑假,共有136名澄城优秀师生踏上“相约北京、助梦远航”夏令营之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他们聆听革命先辈的故事;在中国科技馆,他们体验前沿科研设备;在中国大唐总部,他们了解清洁能源如何改变乡村生活。“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看到天安门,这些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考上北京的大学。”澄城中学高一15班的学生徐晨豪兴奋地说,研学手册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着他的梦想与成长。
2024年10月,澄城中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国大唐再添新举措——捐资120万元设立“大唐卓越英才班”和“大唐卓越创新室”。“英才班”精选全县35名优秀学生,配备最优质的师资;“创新室”则引进3D打印机、无人机等设备,让农村孩子也能接触到科技创新的前沿。“以前觉得高科技离我们很远,现在在创新室里,我通过实践与创新,自行研制出了噪声检测装置,并在第39届渭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澄城中学学生贾城昊骄傲地说。
02
“兴澄优师”,打造“本土名师”
“以前教语文,我总觉得把知识点讲透就行,直到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告诉我,‘语文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2025年4月,澄城县城关中学语文教师白丽萍到北京师范大学跟岗研修,跟着名师听课、备课,参与情境化教学研讨,让她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回来后,白丽萍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扮演《孔乙己》中的角色,原本沉闷的语文课,变成了学生们踊跃参与的“小剧场”,学生们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兴趣也转化为更优的学习成绩。
在白丽萍看来,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大唐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推出的“兴澄优师”项目。“好教室不如好教师”是中国大唐在教育帮扶中始终坚持的理念,为了让北京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落地澄城县,项目团队首先进行了多次调研——组织9位学科专家,深入澄城县中小学,通过听课,走访教师、学生、家长,最终形成了澄城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方案,明确了“高中聚焦新高考、初中强化学科素养、小学注重习惯养成”的帮扶方向。
2021年,中国大唐投入580万元启动“兴澄优师”项目,构建“三维培训体系”:“异地跟岗”,每年选派20名优秀教师赴北京、南京等地的优质学校,进行为期两周的沉浸式研修,重点学习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设计与备考策略;“专家驻县”,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每年赴澄城,开展为期一周的“一对一”听课指导,针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对症下药”,从“作文审题技巧”到“物理实验创新”,九大学科专家“手把手”为教师们提供精准指导;“集中研修”,搭建“管理干部进修平台”,深入学习新高考改革的新思路、新特点,提升教育管理人员对新高考改革的专业理解,学习新高考改革先进地区的实践经验,了解教学管理、班级管理、选课走班、志愿填报等方面的实施策略。
![]()
奥运冠军走进大唐卓越英才班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通过“兴澄优师”,为澄城打造“带不走、留得住、教得好”的骨干教师队伍的同时,中国大唐还打造教育帮扶“筑梦工程”品牌项目。通过组织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邀请运动健儿深入班级,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奥运冠军勇敢追梦、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会激励着我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带着崇高的奋斗目标,向着梦想,全力冲刺,成为更好的自己。”澄城中学高一16班学生杨子轩坚定地说。
此外,中国大唐还组织硕士、博士进校园活动,请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硕士、博士与“大唐卓越英才班”学生们师徒结对,成长相伴。
03
硬件升级,援建“现代化课堂”
“以前上体育课,土操场上一刮风全是土,下雨就变成泥地。”冯原镇中心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们,回忆起三年前的体育课,满是无奈。而如今,他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体育课——崭新的塑胶跑道、标准化的足球场、配套齐全的体育器材,让他们可以尽情奔跑、踢球。他们说:“操场边的樱花树开花时,我们还可以在树下做游戏,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学生口中的新操场,是中国大唐2022年投资援建的。当时,澄城县偏远乡镇的学校普遍存在硬件设施落后的问题:有的学校没有像样的操场,有的教室门窗破旧,有的幼儿园缺乏安全设施……“硬件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好的环境,再好的老师也难以发挥作用。”中国大唐派驻澄城县挂职副县长王东说,基于此,中国大唐启动了“教育硬件提升计划”,重点向偏远乡镇学校倾斜,补齐硬件短板。
硬件投入过程中,中国大唐坚持“精准对接需求”,不搞“一刀切”。针对冯原镇、尧头镇等学校缺乏体育设施的问题,中国大唐分别投入100万元、90万元,援建了现代化的体育场,包括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等,同时配备了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器材,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针对澄城县城区及周边幼儿园学位紧张、设施陈旧的问题,投入150万元援建了金橙幼儿园,新建了教学楼、户外活动场地,配备了安全滑梯、绘本馆等设施,解决了周边幼儿入园难题;针对部分学校实验室设备老化的问题,投入80万元为澄城中学、城南初级中学等学校更新了教学设施和实验器材,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
“相约北京、助梦远航”夏令营成员正在参与科技馆体验活动。
04
“从出生到就业”步步有“扶持”
“以前觉得孩子太小,不用教什么,现在才知道,0到3岁的孩子教育这么重要。”韦庄镇社区居民张倩倩说,“养育未来”项目是中国大唐2025年9月启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公益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建设招标工作。
中国大唐计划投入200万元,在澄城县建设2个“养育未来”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覆盖城关街道、韦庄镇等人口密集的安置社区。每个服务中心将配备专业的早教老师、儿童活动场地、绘本馆等,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一对一亲子指导”“集体早教课程”“家长培训”等服务,同时免费发放早教书籍、玩具等。“很多农村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早期教育,从起点上缩小差距。”澄城县卫生健康局党委成员范小艳介绍,该项目还将与澄城县妇幼保健院合作,为婴幼儿提供健康体检、营养指导等服务,实现“教育+健康”的双重守护。
除了“养育未来”项目,中国大唐还将在澄城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聚焦“产教融合”,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一方面,与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探讨合作,投资建设“大唐技能实训基地”“大唐科技培训基地”,引入风、光、水、火等发电场景,开设相关维护专业,为澄城县能源产业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依托帮扶企业,开展“订单式”职业培训,如针对唐威服装厂的需求,开设“服装制作与设计”培训班,学员结业后可直接入职;针对百康农业合作社的需求,开设“樱桃种植与深加工”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授课,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中国大唐将就业帮扶当作教育帮扶的最后一个环节,搭建的“校企对接”平台正在为澄城学子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截至2025年,中国大唐已招聘40名澄城籍大学生,涉及电力运维、财务管理、工程技术等多个岗位。同时,中国大唐还将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返乡创业,如支持澄城籍毕业生创办樱桃种植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公司等,带动更多村民增收。除了利用集团内现有资源帮助当地毕业生就业,中国大唐正谋划协调战略合作伙伴,为澄城职业教育中心的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从“养育未来”“筑梦三金”,再到职业技能培训赋能就业,中国大唐正在澄城县构建一套“从出生到就业”的全周期教育帮扶体系,让每个澄城孩子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获得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20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