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6年,公历上是平年,全年共365天。农历是丙午年(马年),无闰月,是单春年,全年共354天。
![]()
2026丙午马年的春节来得相对较晚,落在了公历2月17日这天,这样一来,2026年的立春(2月4日)和情人节(2月14日),都出现春节之前了。
![]()
另外,2026年的立春这天正好是“六九”的第一天,是民间说法中的“春打六九头”。老话说:“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意味着来年春天可能会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业生产。
此外,在历史上流也传着一些不祥的谶语与丙午年有关。例如,在民间流传着“丙午丁未,厄岁之始” 或 “赤马赤羊,天下惶惶” 等一些讲法。而明年(2026)农历上正好是丙午,天干“丙”属阳火,地支“午”也属火,因此,“丙午年”被人们称为“火马年”或“赤马年”;后年(2027年)农历上也刚好是丁未年(丁未年是羊年,天干丁也属火,故称“赤羊”)。
![]()
上面这些说法,大部分都是和历法有关,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不用特别去深入了解。对于农人来说,更想知道2026年的年景如何?
听身边的老人们说:2026年是“七龙治水,四牛耕田,五人分饼”,啥意思,年景如何?下面具体来看!
2026年是丙午马年,判断哪年是马年的方法也不难,我们只要用公历年份除以12,余数为10的是马年
计算公式为:年份 ÷ 12 余数 = 10 的都是马年
例如,计算2026年,2026÷ 12 = 168 余 10,我们查看一下下面这张表,10对应的是地支“午”,所以是马年。
![]()
注明:古人为了方便百姓记忆和理解十二地支,就用动物来形象化代表,就是我们说的“十二生肖”。完整的对应关系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明白上面的算法,我们就能知道,余数是7的都是兔年,余数是6的都是虎年,余数是5的都是牛年,余数是4的都是鼠年等等。
古代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天气预报,只能通过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来大致作为预判。其中,人们会用正月里的一些特殊日子来预测当年的收成和年景。
比如,“几龙治水”,就是找到正月里第一次出现“辰日”(属龙的日子)。如果,是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如果正月初一,就叫“一龙治水”。
旧时民间有“龙多靠,龙少涝,五龙六风调雨顺”的讲法,人们认为龙数越少,说明管水的龙少,可能会下雨多;龙多则可能雨水偏少,容易出现旱情。
“几牛耕田”,是找到正月里第一次出现“丑日"”属牛的日子)。如果是正月初八,就叫“八牛耕田”,如果是正月初七,就是“七牛耕田”。
牛耕田和龙治水不一样,是越少越好,表示人手足、收成好。牛多了,则可能不是旱了就是涝了,需要更多劳力,收成一般。总之,最好的是“一牛耕田”。
![]()
“几人分饼”是找到正月里第一次出现“丙日”(天干为丙的日子),“丙”和“饼”谐音,所以,叫“几人分饼”。
如果正月初二这天是“丙日”,就是“二人分饼”,如果正月初三是“丙日”,就叫“三人分饼”。
按民间的说法,人数少表示年景好、粮食充足,而人数多则可能预示年景一般,粮食需要分摊。
我们翻看一下日历,能够看到,丙午马年,正月初四这天是“乙丑日”,正月初五这天是“丙寅日”,正月初七这天“戊辰日”。所以,2026年是“七龙治水,四牛耕田,五人分饼”。
总结,以上这些方法,是古人根据正月特定日子出现的早晚来做的年景预测,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反映了古人对丰收的期盼。那么,您认为古人说法有道理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