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公历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一,对应干支历乙巳年、丙戌月、癸亥日。
九月初一是农历九月的第一天,在传统历法中被称为“朔日”,标志着新月初生,天地进入新的月度循环。此时,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我们这天晚上即便天气非常晴朗,站在地球上也是用肉眼难看不到月亮。
![]()
另外,今年的农历九月初一这天还是“建除十二日” 中的“除日”。
“建除十二日”的顺序依次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每月以与月支相同的日子为建日,如正月建寅,正月的第一个寅日就是建日,第二个卯日为除日;二月建卯,二月的第一个卯日为建日,第二个辰日为除日,依此类推。而“除日”在建除十二日中排在第二位,有去旧、扫陈之意,被列入黄道之列,宜行正事,可安排事务,处理旧事,开启新步。许多地方民俗常把除日视为整理家务、修缮事务的良辰。
当然,上面这些说法都是旧时民间的说法了,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会特意去重视,而是更加关心未来天气的走势和冬天的寒冷程度。
今日九月初一,在旧时民间就有 “冷不冷,就看九月初一日”的讲法,什么意思?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雨打九月头,麦地三场白
这句农谚不难理解,大意是说,如果农历九月初一这天下雨的话,那么按照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则往往预示着当年冬天降雪可能会比较频繁,是个冷冬。
![]()
老话说“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我们不要担心冬天寒冷雪多,对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往往预示着来年冬小麦会获得丰收。
这是因为,冬天雪多,覆盖在冬小麦、大蒜等农作物上,不仅能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同时还能阻挡雪外边冷空气的入侵,使其能够安全越冬。
另外,来年春天积雪融化后,不仅能够缓解春天的旱情。并且,雪水中的氮化物要比雨水中旱几倍,就当于给农作物施了一次氮肥,能够促进作物生长,获得丰收。
二、九月初一雷唱歌,寒冬腊月冻死牛
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一句表达差不多,也是说,如果农历九月初一这天出现阴雨天气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连平时抗冻的老牛都受不了。
三、九月初一晴,单衣也过冬
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九月初一是晴天的话,那么,按照老祖宗的经验告诉我们,往往预示这年冬天可能比较暖,是个“暖冬”。
![]()
暖冬虽然能使大家取暖压力小,老人不容易生病。但是,对农业生产来说可不一定是好事。
冬天偏暖,土壤中虫子和虫卵更容易过冬,明年庄稼虫害可能更严重;冬天暖和会让水分蒸发快,容易出现干旱,影响冬小麦等越冬作物;麦苗可能长得太快,提前进入生长期,抗寒能力变差,来年春天遇到倒春寒就容易冻伤,导致减产。
除了以上几句农谚,民间还有“九月初一雨淋淋,冬天风雪堵住门”、“风吹九月头,冰冻三尺厚”,“九月初一北风吹,冬天冷得打哆嗦”、“九月初一雨连绵,冬天雨雪频不断”、“九月初一热得跳,三九四九穿单袍”等农谚说法,可以作为参考!
![]()
那么,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根据监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偏冷状态,可能会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按以往经验,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不过,今年的拉尼娜事件是一种较弱的状态,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今年冬季的冷暖程度,还得拭目以待。
总结,今日农历九月初一,上面这些农谚说法,虽然是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但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笼统的来看就行。
今日农历九月初一,我们哈尔滨这边是个大晴天,你们那里的天气如何呢?欢迎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