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在艰苦岁月中相知相守
共同推动西电物理学科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开创了“理工融合”的育人先河
奠定了西电在电波传播
与电磁场领域的学科基石
他们不忘报国初心
坚持用毕生所学让祖国强大
他们以科学家、教育家精神相和鸣
谱写出一对革命伉俪的动人往事
正值第十九届电波传播学术年会
暨西电物理学科创始人
王一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由校党委宣传部、西安话剧院指导
校团委、物理学院联合创作的
弘扬科学家、教育家精神原创大师剧
《星河引航》
于10月15日至17日
在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
成功举行首轮公演
及电波年会和中国科协党校研修班专场演出
三场演出精彩纷呈,反响热烈
这是我们在艺术思政大课的又一个精品课堂
中科院院士王中林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原所长董庆生、吴健
省科协副主席张俊华
省科协宣文部副部长李磊
省科协宣文部四级调研员程伟宏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曾庆生
校党委书记任小龙
副校长刘宏伟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季庆阳
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蔡固顺
校内相关单位负责人
以及等王一平、胡昌璧的亲属和弟子
校内外师生代表等
1500余人观看了演出

01

星河启航 追寻前辈
《星河引航》
是一部描绘中国知识分子
近半个世纪科教报国历程的史诗
通过舞台艺术再现他们
从青年学子到科教先驱的奋斗历程
展现中国知识分子
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解放前风雨如磐的武汉大学里
爱国进步青年王一平、胡昌璧
在中共地下党员夏传书
和爱国工程师李工的感召下
在战火中立下“用所学让祖国强大”的终生誓言
全剧贯穿始终的戏剧动力与精神主轴
经由新时代西电学子们的深情演绎
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与传承
![]()
![]()
在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从教之后
王一平潜心编写教材、力排众议创建物理系
提出“强大的工科需要坚实的理科作支撑”
即使遭遇不理解仍矢志不渝
胡昌璧以智慧和坚韧支撑起物理实验教学
开辟“创造性实验教学改革”
倡导“要做学生察觉不到的引导”
两人共同推动西电理工融合创新发展
将矢志报国的嘱托传递给新一代学子
![]()
![]()
![]()
![]()
革命者之志、科学家之智、教育者之诚
他们的精神火种宛如星河引航
深刻诠释“为育桃李,共筑山河”的崇高理想
与一代科教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
“他们不仅是科学家,更是教育家”
本剧的编剧兼导演,西安话剧院余燕尼
在排练中多次强调
“我们要呈现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
而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挣扎的真实的人”

02

匠心锻造 打磨细节
《星河引航》的创作过程
不仅是一次“科研训练”和“育人实践”
更是对“甘于寂寞、厚积薄发”
学术传统的深情回望
2024年3月起
物理学院就成立的“王一平”专项工作组
前往同济大学、武汉大学、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等地
开展实地调研、查阅档案、
采访优秀校友等工作
足迹遍布武汉、上海、青岛、乐山
累计采访16人
整理完善了超过20小时的音视频资料
和20万余字的历史材料
形成由传记、舞台剧、宣讲课程、学术专刊、
课程思政案例与故事连载构成的文化矩阵
力求在史实与艺术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重现西电“电波引路人”的人生轨迹
![]()
![]()
早在今年6月
专项工作组指导的《星河引航》的前身《破晓》
就受邀参加中国科协2025
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展演
获第二届陕西省弘扬科学家精神
舞台剧展演大赛一等奖
入选中国科协2024、2025年度
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名单
戏剧育人成效显著
专项工作组趁热打铁
带来“小剧本”到“大制作”的转变——
《星河引航》是师生再次协同创作的典范
全部演员均由西电本校师生担纲
剧组演员们从暑假开始参与集体排练
从嗓音嘶哑、四肢酸痛的基本功训练
到操场上风雨无阻的早起练声
再到精雕细琢的剧本围读
经过三个月全身心的辛苦准备
完成了从“理工科学生”到“舞台演员”的华丽转变
以真挚的情感和扎实的排练
将老一辈科学家的风骨与温度演绎得淋漓尽致
![]()
![]()
在舞台呈现上大胆创新
以精致的舞美、服装、道具设计
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视听盛宴
![]()
![]()
剧中充分运用光影技术
将投影、灯光设计与舞台音效结合
再现了从武汉大学校园到塞外军校
从实验室到讲堂的时空变迁
特别是在结尾处“教室穿越成星河”一幕中
舞台以光影交织的视觉语言
象征电波穿越时空、连接天地的科学浪漫
引发观众阵阵掌声
![]()
2025级“中林班”班长梁智皓说道:
作为刚入校的学生,看完这部剧
了解到了我们这个专业创办的历史过程
剧中老一辈对理想的坚守、对教育的热情
使我们深受感动
让我对今后专业的发展和学习更加坚定有信心
![]()
![]()
![]()

03

星河永续 传承薪火
当青年学子们的身影在舞台中央汇聚成璀璨星河
剧场内掌声雷动
欢呼与啜泣声此起彼伏
许多观众眼含热泪,久久不愿离场
![]()
![]()
![]()
中科院院士、首届物理师资班学生王中林
动容地与演员团队握手合影
“演得真好啊!
我看到了里面有一个角色原型就是我。”
他勉励大家继承剧中传达的精神
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奋发向上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原所长、
王一平弟子董庆生说道
“作为王老师的学生
我看完这部剧非常感动和感谢
把王老师的形象演绎了出来
我们年轻的学生完全融入了角色中
与其说我欣赏了一场演出
不如说是我们一起共同
对红色传承作了精彩的演绎”
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班成员、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李鑫说道
“剧中王老师和胡老师
纯粹的科学家、教育家精神
让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我们都非常有感触
两位老师一生许国的奉献精神
正是我们青年一辈需要学习的
希望我们在未来都能像剧中说的那样
用自己所学让祖国强大!”
![]()
专程从新加坡赶回来的
物理师资班校友曹建渠感慨道
“想做好事情就不能斤斤计较
王老师正是有这样的特质
才能不惧风雨打磨、厚积薄发”
国家级人才、胡昌璧亲属秦岭说道
“非常感谢学校能够创排这部剧
让更多的后辈看到了胡老师一家的家国情怀
他们从未把自己的事情看得多重
而是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学校和学生
希望新一代的西电学子也能继续传承下去”
![]()
![]()
塞北风沙掠过讲堂
白发与青丝同唱
电波激荡的时空中
自有灯塔引航
《星河引航》不仅是一场纪念演出
更是一种精神接力
在西电物理学科迈向新征程的今天
西电基础学科战线上的传承者们
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传承教育薪火
为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贡献新时代的“西电力量”
![]()
来源 / 物理学院
编辑 / 王冠玉
责编 / 王 格
出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