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10月19日,“长轻健康节暨第二届营养食疗健康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全民健康,共建美好生活”。会上,多位专家受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我国国民营养健康状况的成就、挑战与未来路径。同时,活动也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为守护国民营养健康做出贡献。
![]()
主办方供图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原所长丁钢强在致辞中,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差异逐步缩小的现状。同时,居民主动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比例显著增加,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但成就的另一面也有挑战。丁钢强表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和营养相关慢性病患病率仍呈快速上升趋势。面对当前仍然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需要进一步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营养健康和慢性病问题,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 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推进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原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高芳堃表示,慢病逐渐成为大众健康的主要杀手,共建健康生态成了关键,在分享中,她强调营养食疗是慢病防治的重要一环。营养食疗侧重于治“未病”,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慢病发生;医疗则在慢病发生后进行治疗,二者在慢病防治中形成辩证统一,互相补充。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友发,则带来“全球范围内营养干预如何成为慢病防治主流”的分享。他提出,营养干预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被重视,关键在于营养干预有助于预防慢病,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营养干预还可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食疗法也在不断丰富全球营养食疗的多样性。如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就于2022年提出“食物即药物”(FAM)战略路线,2020-2025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强调:在生命每一个阶段都应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在我国,“体重管理”等相关慢病、营养话题也得到了主流媒体高度关注。通过精准的营养干预、提高食物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目标。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在分享中表示,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下,营养服务正渐渐突出重围。除了一线、大型医院外,食疗调理/健康管理公司、营养类产品公司、健康科技公司等社会机构也应当深度参与营养服务,“以食为药”“饮食处方”不但能预防疾病,还能形成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