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菩萨:总感觉精神萎靡,或是阳气被偷走,三个征兆需警惕

分享至

01

《格言联璧》有云:“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说的便是人心方寸之间,既是天堂,亦是地狱,一念之差,便是祸福之门。

这话,放在锦城曾经的风云人物王景城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就在短短一年之前,王景城这个名字,在锦城商界还是如雷贯耳。他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是人人称颂的大善人,家财万贯,家庭和睦,可谓是福报深厚,羡煞旁人。可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顶尖的好人,却在他人生的巅峰,毫无征兆地,从万丈高楼,直直跌入了无底深渊。

他的人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悄无声息地拨乱了琴弦,从此,奏出的尽是悲凉与破败的调子。

02

要说王景城的好,那不是场面上的客套,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出生在锦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工人,从小就教育他,做人要踏实,做事要对得起良心。王景城也确实是这样一个人,他脑子活,肯吃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借着改革的春风,辞去了铁饭碗,一头扎进了建材生意里。

那时候做生意,坑蒙拐骗的人不少,可王景城偏不,他宁愿自己少赚点,也绝不卖一块劣质



的砖,一包次等的水泥。有人笑他傻,说他这样是发不了大财的。可王景城总是笑呵呵地说:“钱是赚不完的,良心要是坏了,那可就找不回来了。”

或许是傻人有傻福,他的实在,反而为他赢得了最好的口碑。工头们、开发商们,都认准了他家的货,说用王老板的材料,晚上睡觉都踏实。就这么着,靠着诚信二字,他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不过十年光景,就成了锦城建材行业的龙头老大。

发了财的王景城,没有像许多人一样,变得飞扬跋扈,反而比以前更加谦卑和善。他牢记着父母的教诲,富了,更要帮助那些还在苦日子里挣扎的人。

城东那家孤儿院,每年的冬衣夏被,都是他一手包办的;城西那几所贫困小学的图书室,是他捐资修建的;市里每年评选“感动锦城”人物,他年年都匿名捐出一大笔奖金。他修桥铺路,扶危济困,做的善事数不胜数,却从不留名,也从不让媒体报道。

他常对妻子说:“咱们做这些,不是为了图个名声,是真心觉得,能帮别人一把,自己心里头也亮堂。”

他的妻子也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两人相濡以沫,感情甚好,育有一儿一女,都培养得十分出色。那时候的王景城,住着城中最雅致的别墅,开着沉稳大气的车,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赞扬之声。朋友们都说,景城啊,你这辈子,真是把福禄寿喜都占全了,这都是你行善积德换来的好报啊!

每当这时,王景城总是摆摆手,微笑着说:“哪里哪里,都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代罢了。”

那时的他,精神矍铄,目光如炬,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任谁看了,都得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03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那场席卷他命运的“风暴”,来得是那样的悄无声息,又是那样的迅猛无情。

一切,都是从他身体的感觉开始的。大概是一年前的夏天,王景城开始觉得不对劲。他明明什么都没做,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都会感到一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疲惫。

起初,他以为是生意太忙,没休息好。可即便是他刻意减少工作,每天保证八小时的睡眠,那种深入骨髓的倦意,依旧如影随形。早上醒来,感觉比睡前还累,脑袋里像是灌了铅,昏昏沉沉,看文件上的字都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

紧接着,第二个奇怪的征兆出现了——他开始莫名地怕冷。

明明是炎炎夏日,办公室里空调开到26度,别人都觉得舒爽,他却要披上一件厚厚的外套,还时常觉得后背有丝丝的凉气往里钻。他别墅里那个精心打理的花园,原本生机勃勃,各种名贵花卉争奇斗艳。可不知为何,从那时起,只要是他亲手碰过的植物,没过几天就会莫名其妙地枯萎。他最爱的那盆君子兰,养了十几年,油绿得像块翡翠,竟在一夜之间,叶子全黄了,耷拉着脑袋,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这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衰败之气”,很快就从他的身体和周遭的植物,蔓延到了他的生意上。

一个跟了他十多年的老客户,一个板上钉钉的大项目,临签约前一天,对方却突然变卦,宁愿赔付违约金,也要终止合作。王景城亲自上门去问,对方支支吾吾,最后才说出一句实话:“王总,不瞒您说,我前两天找人看了看,大师说……说您最近气场不太好,我这项目……实在是不敢冒险。”

这句话像一盆冰水,从王景城的头顶浇了下来。他做了一辈子生意,靠的就是人脉和信誉,何曾被人这样当面说过“不祥”?

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仓库无故失火,烧掉了半年的库存;货车在路上莫名追尾,赔了一大笔钱;公司里的得力干将,也一个个找着理由离职了。短短半年时间,他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厄运的漩涡,无论怎么挣扎,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打拼下来的商业帝国,一点点分崩离析。

最让他感到心寒的,是人性的变化。过去那些称兄道弟的朋友,如今见到他都绕着走,生怕沾上他身上的“晦气”。曾经门庭若市的家,现在变得冷冷清清。王景城这才明白,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04

王景城不信邪,更不信命。他想,自己一生磊落,从未做过亏心事,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

他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自救。

他去了市里最好的医院,把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西医的结论是,他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只是有点神经衰弱,建议他放松心情。他又去找了最有名的老中医,喝了几个月苦涩的汤药,身体的疲惫和畏寒却丝毫没有好转。

身体上的路走不通,他便开始寻求“玄学”上的帮助。他托人从香港请来一位据说能“扭转乾坤”的风水大师。大师在他家里罗盘转了半天,说他家宅的“气口”被堵住了,要改大门,移影壁。王景城二话不说,花了重金,把家里砸得叮当响,重新装修了一遍。

可结果呢?家里的风水是“顺”了,他的霉运却变本加厉。一笔他押上全部身家试图翻本的投资,因为政策的突然变动,亏得血本无归。

这一次,他是真的山穷水尽了。

为了还清银行的贷款和工人的工资,他卖掉了别墅,卖掉了公司,遣散了所有员工。妻子看着他日渐消沉、两鬓斑白的样子,终日以泪洗面,最后,留下了一封信,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信上说,她不是嫌弃他穷,只是实在看不到一点希望,快要被这种绝望的日子逼疯了。

王景城没有怪她。他拿着那封信,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一夜无眠。天亮时,镜子里的他,已经憔悴得不成样子,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魂魄。

他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哪里做错了?他去庙里烧了无数的高香,捐了数不清的香火钱,可为何漫天神佛,没有一个愿意垂怜他,为他指一条明路?难道,自己前半生的善良和福报,都只是一个笑话吗?

05

万念俱灰的王景城,离开了那座让他伤心透顶的城市。他身上只剩下几百块钱,像个孤魂野鬼一样,漫无目的地游荡着。

他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也不知自己走到了哪里。直到那天傍晚,天降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又冷又痛。他想找个地方避雨,抬眼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半山腰上,隐约有一座破败的小庙。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山,走近了才看清,那庙宇的牌匾早已腐朽,字迹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药王古寺”四个字。庙门虚掩着,他推门而入,一股潮湿的霉味和着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

庙里空无一人,正殿供奉着一尊神像,神像的金身已经剥落得差不多了,露出里面灰扑扑的泥胎,但那面容却依旧慈悲安详,正是主宰世间医药的药王菩萨。

看着那双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睛,王景城再也撑不住了。这一年多来所受的委屈、不甘、痛苦、绝望,在这一刻,尽数化作决堤的洪水,从他的眼眶中喷涌而出。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蒲团上,对着神像,嚎啕大哭。他没有祈求,也没有许愿,他只是哭,哭自己莫名其妙的遭遇,哭自己看不到头的苦难。

哭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显得格外凄凉。雨越下越大,电闪雷鸣。哭着哭着,王景城只觉得天旋地转,眼皮越来越沉,那股熟悉的、深入骨髓的疲惫感再次袭来,他头一歪,竟就这么昏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06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一片混沌之中,王景城感觉自己仿佛飘了起来。他看到一团柔和的金光,将他轻轻托起,那光芒温暖而祥和,驱散了他身上的寒意与疲惫。

他缓缓睁开眼,惊愕地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片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而眼前那尊原本破败不堪的药王菩萨像,此刻竟变得宝相庄严,金光万丈,正用那双充满慈悲与智慧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他。

一个温和而庄严的声音,仿佛直接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痴儿,你前半生广结善缘,福德深厚,本不该有此一劫。你可知,你这番境遇,非关时运,亦非恶业,而是你自身的阳气,被暗中‘偷’走了啊。”

阳气……被偷走了?

王景城浑身剧震,这个说法,他闻所未闻!他急忙叩首,声音颤抖地问:“菩萨慈悲!弟子愚钝,实在不知这阳气如何会被偷走?又是何人所为?恳请菩萨点化!”

金光中的药王菩萨,轻轻一叹,那张慈悲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告诫的、郑重的神情。

“痴儿,你且听好。盗你阳气,败你家运的,并非什么妖魔鬼怪,也不是什么阴邪之物,而是藏在你身上,你日日都在做,却从未察觉的‘三件事’!”

“这三件事,如三个无形的窟窿,日夜不停地泄掉你的精、气、神。你若不立刻戒除,此生休想再有翻身之日!”

王景城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他身上……日日都在做的三件事?这怎么可能?!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声问道:

“恳请菩萨点化!究竟是哪三件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