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非只是宏大叙事,也并非只是遵命文学。
![]()
《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句子,诗中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爱而不得的情形。“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活脱画出了一个男子备受爱情煎熬的情形。古诗有一定的朦胧性,越是语义朦胧,就越容易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想象。倘若古诗写得非常客观,有一说一,那么古诗就不叫诗了,而是叫做论文。古诗本身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描述人们日常见到的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表现诗人的情感,甚至能展现人类共有之情感。当然并不能写得非常宽泛,而是要显得有些情趣,尤其是一些做了官的诗人,并不能触碰皇帝宣扬的意识形态,而是反馈内心,寻找内心的独特感悟。天才型诗人李白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显得潇洒豪放,把自己的情感和盘托出,带有夸张的手法,却分明体现出一种趣味性,而这种趣味性是超出世俗功利意义之上的趣味性,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倘若只是客观性的描述,那么都市的人就感觉非常生硬死板,没有产生联想和想象,甚至根本没有读到诗人内心的巨大变化,当然也就不具备什么趣味性了。诗歌本身就是这样,产生于民间,从四言发展到五言,从五言发展到七言,还有乐府诗里面的长短句,已经颇具词的规模。
不管诗的形式如何变化,诗的内容始终是变化的根本。读诗的人首先读到诗的内容,通过内容来体会情感。内容的趣味性体现了诗人的精神境界。有的诗人观察身边琐碎的事物,通过这些事物来体现一定的趣味性。诗歌保持原生态的时候,一般都是农民唱歌的歌词,他们见到什么唱什么,把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唱遍了,也就让身边所有的事物具有了主观意识形态加工的色彩,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意义。就像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对歌一样,男女青年到了结婚的年龄,就要对歌。他们会把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唱遍,有的甚至唱上几天几夜,双方都能唱到对方心里去,就算是情投意合,可以走到一起。后来诗歌经过文人士大夫的编辑和整理,最终走向了典雅化,却并不能议论朝廷大事,以免被皇帝制裁。很多文人士大夫描写春花秋月,夏虫冬雪,描写离别和思想,描写爱情和友谊,题材很宽泛,借助的意象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甚至具有固定的隐喻义和引申义。很多诗人抓住观察事物时一刹那的感受,用固定的诗的格式写出来,还要押韵,就形成了一种高度审美的文体。诗歌这种文体就是一种高度审美的文体,一般要具有一定的情绪,不然只是客观地描写,就让人觉得索然寡味,没什么意思了。
![]()
诗歌中有很多用典的成分,李白写“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王昌龄写““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刘禹锡写“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白居易写“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诗句用典,甚至很多诗人不厌其烦地用典,就是要体现自己的文化水平,而且让读者费尽琢磨。很多读者读古诗,读到了用典的成分,就要借助注释来了解典故,无形中增大了古诗的容量。或者说诗人用典之后,增大了古诗的内涵,让读者反复体味。当然用典过多,就有“掉书袋”的嫌疑。恰当用典可以提升诗歌的品位,可以增加趣味性。有些话诗人不能直说,而是要用典故说明,等于绕了弯子,却有一些巧妙的笔法呈现。读者读到用典的句子,不但会理解典故本身的意义,而且会用典故和诗人抒发的情感做类比,当然会获得难以言说的体验,惊叹于用典的巧妙,惊叹于诗人文学水平的高超。诗歌的用典本身就是一种触类旁通的手法,会巧妙地抒发诗人的情感,增大诗歌的内涵,当然也会增加诗歌的审美意义,增加诗歌的趣味性。很多诗歌中的意象具有固定的意义,不管是明月、子规、还是长亭、古道,都算是典型的意象,其背后的意义是多重的,可以供诗人采用。诗人信手拈来,用了这些意象,就可以增加诗歌的趣味性。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显得很有情趣,似乎在写景,但蕴含了一定的哲理。妙就妙在这种不可言说的朦胧性,似乎人们想要发现什么,就会发现什么,想要读到什么,就能读到什么。陆游的《马上作》写道:“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似乎两个人都有同感,都写到了红杏出墙。南宋“江湖派”诗人张良臣的《偶题》写道:“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虽然第三句有闲字填衬,但仍然写得颇具情趣。温庭筠的《杏花》写道:“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途中见杏花》写道:“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宋人写诗,都写一枝红杏,似乎具有人类共同的情感,但分明写出了小情趣,并不能做家国之悲。苏轼写《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写得颇具情趣,算是一首哲理诗。但比起唐人的诗歌,似乎差了很多。他写《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虽然有一定的哲理,但写的景物具有朦胧性,告诉人们应该珍惜美好的光阴,后两句写富贵人家轻吹低唱,在良宵美景中尽情享乐的情景。整篇诗歌明白如画,立意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
诗歌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失掉了趣味性就失掉了吸引人的魅力。但专注于诗歌的趣味性,就会出现问题,会把诗歌弄成博人一乐的玩意儿,而不是艺术品了。要把握分寸,在诗歌中蕴含一定的趣味性,却不可以以趣味性为主,应该有更深更多的意思,要读者去体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