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那日,我站在单位门口拍了张照片,发在家庭群里。姐妹们纷纷点赞,弟弟发了个红包。
那时我以为,往后的日子就该像院子里的桂花树,年年岁岁香气绵长。
![]()
谁知三年后的今天,翻遍通讯录才发现,上次和大哥通话是半年前,和二姐的聊天记录停留在春节的群发祝福。
这让我想起白居易那句“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可我们之间,究竟被什么牵走了思念?
![]()
第一个原因:父母离去,那根纽带断了
老话说“父母在,家就在”。从前母亲在世时,每逢中秋,四个子女从不同城市赶回。她在厨房忙活,我们围坐闲聊,屋里飘着红烧肉的香气。
母亲走后第三个月,轮到去大哥家聚会。那天大嫂做了满桌菜,可饭桌上再没人给我们夹菜,没人念叨“多吃点”。
![]()
吃完饭,大家盯着手机,孩子们躲进房间打游戏。回家路上我突然明白——从前我们回的不是那间老房子,是奔向母亲所在的地方。
就像《诗经》里写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当那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倒下,各自成家的我们,突然失去了向心力的核心。
![]()
第二个原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二姐家儿子结婚买房,在群里委婉地问能否支援。我刚退休收入减半,只能借出两万。
大哥私下对我说:“你太抠门,当年二姐对你多好。”可他不知道,我女儿刚生了二胎请保姆,每月开销多了五千。
![]()
这就是中年人的尴尬——每个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岛,表面上风平浪静,水下暗礁丛生。
我们开始计较谁付出多谁付出少,却忘了小时候分一块糖,二姐总是把大的那块留给我。
杜甫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其实让我们如参商二星不得相见的,何尝不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家长里短?
![]()
第三个原因:距离让感情生了锈
大哥在南方带孙子,我在北方养老。有时想视频看看小侄孙,不是他忙就是我忘。偶尔朋友圈看到他晒旅游照片,想评论又不知说什么合适。
感情这东西,像老屋那把锁,久不用就会生锈。去年我住院一周,只在家庭群里轻描淡写说了句“小手术”。
![]()
出院那天,弟弟从外地赶来接我,眼眶红红地说:“姐,你怎么不早说?”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不是亲情变了,是我们都太要强,强到不肯示弱,不肯先开口。
![]()
是时候重新系上这根断了的风筝线了
上个月我做了个梦,回到七八岁时光。大哥背我走过雨后泥泞,二姐在门口焦急张望。
醒来枕头湿了一片,我拿起手机,在大哥微信里输入:“哥,我腌了酸菜,给你寄点?”
三天后收到回复:“小妹,你嫂子说想吃你腌的菜想了三年。”
原来我们都等在原地,只是缺一个人先伸手。我开始每周在群里发起视频通话,说说孙子的趣事,聊聊菜价涨跌。虽然再不能像从前朝夕相处,但知道彼此安好,心里就踏实。
![]()
杨绛先生说过:“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退休这三年的冷清,反倒让我想通了一个道理——兄弟姐妹就像同一棵树上的叶子,风来时各自摇曳,根却紧紧相连。
如果你也正经历这样的疏远,不妨从这个周末开始:打个电话,说说废话;发张照片,分享日常。亲情不需要惊天动地,它要的不过是一碗汤的距离,一句“你还好吗”的问候。
![]()
毕竟,这世上能陪你从童年走到白发的人,除了兄弟姐妹,还能有谁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