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马上林冲,步下武松”的说法,对这种说法,笔者一直是不大赞同的,直到看了据说是施耐庵先生原著的《古本水浒传》(下文简称“古本”),才觉得此言非虚。
之所以说古本“据说是施耐庵先生原著”,是因为在学术界还有争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所谓的古本其实是后人续书,因为如果那本书真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不应该直到1933年才由中西书局刊印。
因为这本书是在中西书局担任编辑长达九年的梅寄鹤(1898-1969)主持整理出版,所以又叫“梅氏藏本”。
![]()
且不管它是不是施耐庵先生原著,与明清版本后五十回截然不同的古本,看起来都比通行本“顺眼”——古本前七十回与通行本一般无二,后五十回的梁山好汉却没有受招安,依然快意恩仇不变初心,做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这些轰动州府乃至天下的大事,武松参与了很多,咱们今天仅以大名府之战为例,就能看出武松的武功之高。
话说在古本水浒传中,宋江为了宣扬自己和众兄弟都是天上星宿下凡,命令青眼虎李云监工筑造了一座“石碣亭”。亭子造好后,入云龙公孙胜和神机军师朱武前来观瞻,看了一圈后提出了建议:“这四壁须画十大天君,五方神将,衬着诸天星斗,才行贴合这个石碣,这亭子便越显得庄严。(本文黑体字均出自《古本水浒传》)”
看到这里,熟读水浒原著的读者自然会想到被王义搭救的那个“画匠王义”,于是就有了九纹龙史进领着浪子燕青下山去大名府——之所以去大名府而不去华州,是因为燕青知道王义其实是“大名府高手画匠”。
按照古典小说的惯例,史进和燕青必然出了意外:燕青被人识破后设计捉住,史进挺起朴刀杀出重围,这才有了卢俊义亲自带兵下山营救燕青。
![]()
卢俊义跟梁中书是有一些仇怨的,梁中书手下的天王李成和大刀闻达,读者诸君也是有一些了解的:这两人的地位远在青面兽杨志和急先锋索超之上,武功似乎也比杨志索超高,梁山军两打大名府,不管是宋江强攻还是吴用智取,李成闻达都没输给梁山任何一个高手,而且还能保护梁中书杀出重围,林冲、花荣以及其他梁山猛将,都奈何他们不得。
按理说这样两个大名府头等悍将,在后五十回中也应该有精彩表现才对,这也是有人相信古本后五十回才是施耐庵所写,而通行本后五十回是他人续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古本的后五十回中,李成闻达不但出现,而且大名府还多出一个高俅派来接运燕青的禁军高手:“这将官名唤拔山力士高冲汉,是高俅的心腹,生得身长九尺,膀阔腰圆,面如蓝靛,力大无穷,善使一顶镏金宝镗,数十人近他不得。”
高冲汉和梁中书用移星换斗李代桃僵之计,骗得卢俊义带着林冲、史进等人去劫没有装燕青的囚车,然后跟埋伏在小路上的武松、石秀大打出手。
![]()
武松在古本后五十回基本成了主要人物,跟很多顶级高手单挑从未输过,这次之所以能在小路拦住押解燕青的高冲汉和李成,还得益于石秀的机智:“那边已有卢员外等在彼,人多何益,俺们只拣小路兜抄将去,遮莫撞见时,落得个不劳而获。”
卢俊义和史进听见小路有厮杀之声,赶过来的时候,看见武松对高冲汉、石秀对李成,正打得不可开交。
在《隋唐演义》中秦琼的双锏打不过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镋,《古本水浒传》里武松的双戒刀对战高冲汉的镏金镋却丝毫不落下风,这一战中武松表现出了真正的高手风范——卢俊义策马赶来,要跟武松双战高冲汉,史进冲过去帮石秀打李成,武松却跳出圈子收手不打了:“卢员外,这狗将官的首级,且让你取了罢。”
武松不打高冲汉,是不愿意自降身价俩打一个,并不是完全撤出战斗,而是在石秀和史进撇下李成去抢囚车的时候,挡住了天王李成:“李成赶来拦阻,武松翻身接住便斗。李成恁般勇猛,也难禁得武松神力,又加听得人马扰乱,生怕陷车难保,心里越慌,枪法乱得一些,吃武松一刀砍来,李成见机,把枪杆用力一拨,一刀搠在腿上,忍着痛,拚命拨马而走。武松追之不及,任他逃去。”
![]()
李成在前七十回中用双刀,不知为什么在古本中换了长枪,这可能是因为武松用的也是双刀,而且步下用双刀更占便宜,或者李成的长兵器是枪,短兵器是刀,比如秦琼就是既用长枪也用双锏。
李成闻达“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统领着许多军马”,在水浒传前七十惠中,得此评价的只有李成、闻达、秦明、栾廷玉、呼延灼、关胜、董平等寥寥数人,鲁智深、杨志、武松有“万夫不当之勇”是打虎将李忠说的——李忠有求于二龙山,难免有些奉承之意,而李成等人则是施耐庵“认证”或很多人承认的。
青面兽杨志和急先锋索超打成平手,但两人似乎从未想过挑战李成闻达,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地位不对等;其二,武功相差悬殊。
![]()
武松不愿意跟卢俊义双战高冲汉,却能在单挑中戳伤李成,估计卢俊义不来,高冲汉也会折在武松刀下。
在古本水浒传中,武松还跟栾廷玉大战了一场,那一战他似乎也占了上风:“武松仗神力,两口刀上下翻飞,化成白光一片。栾廷玉一杆长枪,上护自身,下护马匹,使得风雨难侵,真是一场好斗……武松今日有心要献些本事,欲将栾廷玉生擒活捉,不想李逵闯将上来,武松不愿再战,便跳出圈子回归本阵。”
因为“沂州府近来很不太平”,而沂州太守又是高俅的兄弟,所以闻达就被调过来镇守,结果在追赶朱仝、雷横、燕青、史进的时候(这四位好汉混入太守府割走了高衙内的脑袋),又遇到了武松:“武松飞步而出,使展双戒刀……奋神威滚到马前,一刀砍去前蹄,闻达在马背倒栽下来,官军死命救入阵去。”
![]()
在古本水浒传中,闻达可是没少打败梁山好汉,跟杨志打成平手后晋升“管军提辖使”的索超三四十回合就在闻达大刀下败逃,李逵冲上去砍马脚,“不想闻达的大刀泣鬼惊神,护定人马。李逵向左右前后乱砍,一下也不曾着手”。
李逵不能的时候,阮氏三雄上去也是白饶,只有花和尚鲁智深能与闻达打成平手——闻达想诈败引鲁智深追赶用暗箭偷袭,战场经验丰富的鲁智深根本不追,史进冲上去五六十回合战败,花荣接手打了二十回合,“觉敌人家伙沉重,只二十个回合,拍马向斜刺里便走。”
古本中人物的武功设定比较靠谱,但能先后击败李成闻达的,却只有武松一人,看到这里,读者诸君就可以回答最后的问题了:那么多好汉都拿不下的天王李成和大刀闻达,却被武松一人击败,武松是不是梁山第一步战高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