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在远程火炮上栽了跟头之后,终于学会了务实,
BAE系统公司最新推出的M109A7 52倍径自行榴弹炮,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直接把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成熟的L52长炮管装到了现役M109A7底盘上。
这套方案在2025年10月的AUSA年会上正式亮相,看起来美军这次是真打算把事办成了。
说起来也是被逼的,几年前美军搞的那个58倍径"拓展射程加农炮"项目,本来想着一步到位超越对手,结果2024年3月就宣布下马了。
问题出在炮管磨损太快,系统又过重,测试中暴露的毛病没法解决。花了那么多钱,最后连生产都没进。这次BAE系统公司学聪明了,不追求技术上的大跃进,选了条稳妥路线。
早在2023年10月,BAE就在明尼苏达州雷普利营地完成了M109-52的实弹射击测试。这次测试证明了L52火炮能跟M109A7的底盘、炮塔完美匹配。
![]()
到了2024年,他们又继续做了多轮验证,确保这套系统能发射所有155毫米弹药。
2025年6月,BAE正式与美军作战能力发展司令部军备中心签订了合作研发协议。从技术验证到签约,整个过程走得相当扎实。
性能提升确实明显,现役M109A7用39倍径炮管,打标准高爆弹射程约23公里,用火箭助推弹能到30公里。换上L52炮管后,无助推射程能突破30公里,火箭助推弹据说能打到60公里。
这个射程直接翻了一倍,对旅级部队来说意义不小,要知道,在欧洲或者印太地区的高强度对抗中,多出这几十公里射程,就是多了几分主动权。
BAE的项目主管说他们分析了差不多20种不同火炮,最后选中了L52。这款炮管已经在德国PzH 2000和瑞典"弓箭手"等一线平台上服役多年,技术成熟度没问题。
![]()
更关键的是,这符合北约标准化要求,以后跟盟友协同作战,弹药后勤都能互通。这一点对美军来说格外重要,毕竟他们几十年来一直用自己设计的火炮,现在愿意采用外国方案,本身就说明态度变了。
BAE在2025年10月对媒体表示,美军计划在11月向工业界发出原型机征求书,希望明年就开始测试。从时间表看,美军这次是真着急了。
不过话说回来,急归急,有些问题还是得正视,L52炮管在持续射击时的磨损问题仍然存在,自动装弹机的整合也还没明确方案。目前M109A7 52倍径还是手动装填,高强度作战时射速肯定受影响。
美军现在的思路很清楚:先把射程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慢慢来。这跟之前ERCA项目想一口气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完全不同。
![]()
BAE的负责人明确说,他们走的是渐进式升级路线,就像M109系列一直以来那样,一步一个脚印。这套底盘已经在美军大规模服役,改装起来风险可控,成本也能压住。
从整个装备发展策略看,这款火炮算是个过渡方案。美军还在继续搞"精确打击导弹"和远程火箭炮那些更远程的系统。
不过对于需要跟随装甲部队行动的重型旅来说,履带式自行火炮还是不可替代的。M109A7 52倍径火炮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既提升了射程,又保持了机动性和防护力。
美军在火炮现代化上吃了不少亏,从"战略远程火炮"到"拓展射程加农炮",一个个高大上的项目最后都没了下文。
![]()
这次学会了脚踏实地,用成熟技术解决紧迫问题,也算是交了学费之后的进步。至于这款火炮能不能如期装备部队,还得看接下来的测试和预算审批。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这次成功的概率比之前那些项目要大得多。
美军这次选择,说到底是认清了现实。追求技术跨越固然重要,能把装备送到士兵手里更重要。
M109A7 52倍径火炮或许不是最先进的,却是美军当下最需要的——可靠、够用、能快速部署。
这种务实态度,对美军来说,来得有点晚,但总算是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