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乐学”种子
育“悦己”成长
春风有信,绿野有声。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这片倡导“愉快教育”的沃土上,2024级6班(悦学班)的孩子们,拥有了一方专属天地——“悦学苗苗社”。这不是普通的菜地,而是践行“乐学乐教,悦人悦己”校训的鲜活课堂,是孩子们从土地触摸生命、从劳动收获成长的探索场。今天,就让我们重温这场“手沾泥土,心藏喜悦”的成长之旅。
开荒篇:以“笃行”破荒,播下劳动之种
![]()
五月的最后一天,阳光把校园空地晒得暖洋洋,却也照出了地面的“小难题”——碎石混着杂草,成了“苗苗社”的第一重挑战。“妈妈,锄头要怎么握才不会晃呀?”“我来帮你捡石头,这个小石子我能拿动!”孩子们围着家长叽叽喳喳,小手紧紧攥住比自己还高的小锄头,有的踮着脚往下挖,有的蹲在地上扒拉杂草,裤脚沾了泥点也不在意。
![]()
![]()
舞动锄头翻新土,俯身细致清杂草,妈妈们也在努力!
![]()
![]()
![]()
妈妈们也加入了“开荒队伍”,挥动锄头时尘土飞扬,却挡不住脸上的笑意;爸爸们则蹲下身,和孩子一起分辨“哪些是杂草,哪些是可能发芽的种子”。当最后一块碎石被清理干净,孩子们拍着手上的土,看着翻新的土地齐声喊:“我们的苗苗社,有地啦!”此刻,劳动的快乐与对自然的敬畏,正随着汗水一起,悄悄在心底生根。
规划篇:以“善思”绘图,勾勒成长蓝图
![]()
【小小规划师朗朗】 荒地变沃土后,“谁来为菜园设计‘成长路线’”成了新话题。这时,悦学班的朗朗举起手:“老师,我会画画,我想给菜园画图!”从此,他成了“悦学苗苗社”的专属规划师,趴在桌子上一笔一划勾勒——哪里种禾苗,哪里栽红薯,甚至预留了“浇水小通道”,连旁边的小树苗都画成了“守护菜园的小卫士”。
第一季规划图
![]()
规划图上的彩色线条,连接着“乐于知”的好奇与“乐于行”的期待,是孩子眼中的“菜园梦想”。
禾苗种植
![]()
禾苗要种在阳光多的地方,这样长得快!”朗朗拿着规划图给同学们讲解,其他孩子围在旁边补充:“我们可以在红薯区插个小牌子,写上‘红薯宝宝成长记’!”一张小小的规划图,成了孩子们“善思”的载体——他们不仅在设计菜园,更在悄悄规划着“和小苗一起长大”的约定。
红薯栽种
![]()
一次俯身,一场传承。大人引路,孩子实践,共同诠释着“悦人悦己”的劳动真谛。
维护篇:以“乐学”实践,深植生命之根
![]()
大手牵小手,清水润新苗。在“乐教”与“乐学”间,共同滋养生命的成长。
![]()
孩子们用木尺丈量“乐于知”的深度,笔尖记录的是“乐于行”的快乐。每一个数据都是我们孩子成长的印记!
![]()
铺设小路,立门牌。我们的“乐教达人”们,用双手为菜园注入的是勤劳的温度和归属的仪式感。
收获篇:品“悦己”之果,植“悦天下”之念
秋日的风拂过“苗苗社”,禾苗长成了沉甸甸的稻穗,红薯在土里“藏”不住了——收获的时刻,孩子们比谁都激动。“我挖到红薯啦!好大一个!”“这个稻穗好沉,我们种的禾苗长大啦!”他们蹲在地里,小心翼翼地拔红薯、割稻穗,把收获的果实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一样。 收获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这个红薯给老师,谢谢老师帮我们浇水!”“我要把青菜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这是我种的!”有的孩子还说:“要是能把果实分给其他班的同学就好啦,大家一起吃更开心!”
从“自己种”到“一起分”,从“悦己”的满足到“悦人”的分享,再到“想让更多人开心”的“悦天下”初心,这方小菜园,结出的不仅是果实,更是“愉快教育”下的成长硕果——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感恩,在分享中懂得合作。
![]()
![]()
![]()
【教育寄语】“悦学苗苗社”的泥土里,藏着“乐学”的密码——是开荒时的坚持,是规划时的思考,是种植时的认真,是收获时的分享。未来,我们期待和学校一起携手,在“苗苗社”的土地上,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共播新种、共候花开、共赴下一场成长之约!
悦学班
播种希望
收获成长
文字:黄李胤妈妈
图片:2024级6班家长拍摄
班级:2024级6班
初审:赵 芬
二审:刘文盛
三审:徐 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