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产业链关键主体,其数字化转型能贯通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日前,省工信厅印发《山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聚焦重点行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推广数字化转型创新模式。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菏泽鲁西新区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精准发力、系统推进,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链式”跃升。通过标杆引领、技改赋能、创新驱动、链式布局和共享服务等举措,逐步走出一条以数字化带动产业升级、以智能化重塑竞争优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晨星”引领,向“高端智造”迈进
“晨星工厂”是鲁西新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力量。在精进电动科技(菏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字化系统精准调度每一台设备。作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领军企业,精进电动入选山东省2025年度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名单,成为鲁西新区数字化转型标杆。
大树集团植物基酶解智慧车间创新采用新型复合酶技术,对燕麦进行酶解,得到全新酶解燕麦粉。这一技术既解决燕麦粉传统生产难题,又契合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
鲁西新区以“晨星工厂”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些“晨星工厂”作为数字经济领域标杆企业,在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科技创新”核心力量
创新驱动是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的核心密码。鲁西新区将“创新思维”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全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最初仅生产锅炉,产品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为开辟发展新赛道,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聚焦绿色能源特种装备行业,提升制造技术水平、丰富产品门类。该企业与山东大学合作,采用新型焊接工艺,引进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离子自动焊等自动化设备,在原有容器产品基础上,开发出氢能源储存容器等新产品。
华星油泵油嘴也在智能化、数字化赛道持续发力。企业自主研发的电控高压共轨喷油嘴偶件已批量生产,作为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核心零部件,其喷孔孔径从0.2毫米缩小至0.1毫米。这一改进不仅让燃油雾化更均匀,还实现燃油系统从机械控制到电动控制的跨越。
鲁西新区强化政策引领,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引导重点企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加速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链式思维: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在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上,鲁西新区创新提出“链式思维”,推动产业链式布局,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作战”的转变。
新区构建的“221”现代产业体系,明确聚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清晰路径指引。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作为新区“一号工程”,新区以菏泽现代医药港为载体,梳理出从原料药到制剂、从医疗器械到研发孵化的全产业链图谱。山东博瀚制药项目由杭州百诚医药与山东欣昇医药联合投资,建设年产20亿片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实现研发与生产全链条互补。
共享理念:创新数字化转型服务模式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鲁西新区创新打造“智造+共享”模式,助力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营,这一创新理念成为新区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要特色。
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智能化共享平台,是鲁西新区打造的全产业链智能化共享平台。该平台实现109个工艺单元自由组合,突破制药行业“一品一线”产业化瓶颈。此举破解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化周期长、重资产重复投资的难题,将药品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时间压缩90%,成本节约2/3以上。目前,该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替格瑞洛、硫辛酸等10余个产品在平台落地转化,具备承接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的能力。
同样,位于鲁西新区的菏泽现代医药港,围绕医药科研孵化、医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实行“园区共建、设施共用”模式,提供标准化厂房租售和个性化订制代建服务,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轻松创业。
从“制造”到“智造”,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发展”,菏泽鲁西新区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通过“链式思维”和“共享理念”的创新实践,推动中小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鲁西新区经验”。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武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