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两期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国货护肤品崛起思路,并对护肤品行业洞察有了系统的认识。在本期文章中,我们将依托玩美数据自有平台——玩数圈App的上千份一手调研数据,重点讲解怎么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各个年龄段群体,比如她们的消费能力、购买习惯或是品牌偏好等,并据此大致将她们分为三个群体:
Z世代女生(18~24岁)
职场新锐(25~34岁)
成熟女性(35-44岁)
下面让我们一起解读三大核心消费人群的画像与偏好:
01
Z世代(18~24岁):
尝鲜式护肤,国货平价党主力
Z世代女性大多是未婚未育群体,年纪小,整体消费力有限,在护肤品选购上一般呈现“基础优先、高频尝鲜”的特点。相对来说她们护肤品使用频率比较低,洁面、爽肤水、乳液等基础产品成为日常标配,购买时极易受到社交媒体内容的影响。
![]()
超过半数人群青睐国产护肤品,认为其“便宜不踩雷”,高度依赖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KOL推荐和直播间即时种草,表现出明显的冲动型消费特征。一旦产品体验未达预期,她们会毫不犹豫地更换品牌,忠诚度较低,消费路径呈现“刷到就下单,不好用就换”的典型模式。
![]()
因此,国货品牌若想牢牢抓住这一群体,需持续推出高性价比新品,并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不断制造新鲜感,维持品牌热度。
02
职场新锐(25~34岁):
国产高端搭欧美,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处于人生加速期,已然成为护肤品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她们中近半数已步入婚姻并育有子女,消费观偏向理性和务实,愿意为切实有效的护肤方案买单。她们的护肤需求明显升级,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基础保湿,而是更加注重抗初老、修护和维稳,精华、面霜、眼霜等进阶品类渗透率迅速提升。
![]()
在品牌选择上,她们精打细算,日常护肤常选用国货高端线,而在重要场合或高功能需求下则倾向于信赖欧美大牌。购买前会详尽查成分、看测评、比口碑,属于典型的“理性对比派”。
![]()
因此,品牌若想赢得她们的认可,必须靠真实成分、显著功效和扎实的科技背书说话,营销中应减少情绪渲染,将重心放在突出产品实证效果上。
03
成熟女性(35~44岁):
大牌是真爱,国货得靠真本事突围
处于人生稳定期的成熟女性,家庭责任较重,消费更有计划性,对护肤品的功效要求更为严格。她们几乎每日使用护肤品,流程精细且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抗衰老、修护是核心诉求。
![]()
欧美品牌凭借深厚历史积淀和全球口碑,在其心中占据信任高地,60%的受访者仍更倾向选择国际大牌。她们对国货态度审慎,除非国产品牌能拿出差异化的核心技术、专利成分或显著功效体验,否则难以撼动其购买习惯。品牌更换动机较强的是“寻找更优质产品”,说明她们并非排斥国货,而是对产品的实际效能抱有更高期待。
![]()
国货如想打入这一市场,必须在研发和功效层面实现真正突破,用“硬实力”换取信任。
04
启示与总结:
女性的护肤消费随着年龄“长大”
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护肤消费行为随年龄增长呈现明显演变轨迹:从Z世代追逐新鲜感与性价比,到职场新锐在理性权衡中寻求平衡,再到成熟女性深信功效与品牌积淀。这一变化趋势不仅体现个体需求的变化,也反应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消费优先级转变。尽管当前国际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国货认可度也在快速提升,尤其在成分、理念、技术和功效四大维度不断升级,与欧美品牌的满意度差距持续缩小。
面对分众化趋势清晰的护肤市场,国货品牌应摆脱“一刀切”的推广策略,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核心诉求实施精准触达。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只是维度之一,还需结合城市层级、肤质类型、消费场景等多重标签进行更精细的画像构建,同时在产品、渠道、沟通三大层面做到因人而异,才能真正实现“品效合一”的长期增长。唯有持续推动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国货才能真正打破国际大牌的壁垒,实现可持续崛起。
以上就是本次《2025年美妆护肤品消费者调研报告》全部内容,后续将有更多精彩行业资讯推送,欢迎各位行业同仁持续关注与交流。
若您希望获取更多第一手行业资讯,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私信【姓名+联系方式+关键词“报告”】,获取完整版研究报告与数据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