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从2025年10月开始,正式成为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校长,虽然上任时间不算长,但她已经快速行动起来,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这几个方面,推出了一些新的办法。
她自己本身就是“大满贯”运动员,又在北大系统地学习过体育理论,所以她上来就推行“竞技+教育”双轨培养模式,简单说,就是既要运动员把训练搞好,也特别重视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和心理疏导。
她常对队员们说“位置是靠打出来的”,意思就是鼓励公平竞争,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说话,希望通过科学的训练和选拔机制,把好苗子都挖掘出来。
她还特别关心运动员的日常保障,比如,她会亲自去食堂看看,关心饭菜的营养搭配合不合理,让大家训练后能更好地恢复体力,同时,学校一直强调的反兴奋剂工作,她也要求必须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不能松懈。
![]()
她觉得搞体育不能关起门来自己练,所以积极推动学校和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合作,两边一起办运动会,还尝试让运动队走进普通学校,也让中学生来体校参观体验,这样一来,体育和教育的资源就流动起来了。
她还去参加了汇文中学的运动会,跟几千名学生聊了聊自己的成长经历,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体育的育人价值。
在课程方面,她正计划引入“挫折教育”课,想把运动员们怎么面对压力、怎么调整心态的经验,教给更多的青少年,她还打算搞一个“Z世代体育论坛”,让年轻的运动员们有个平台,能和国际体育组织的人交流对话。
![]()
丁宁还有个身份,是亚奥理事会运动员委员会的主席,她利用这个身份,正在努力帮先农坛体校和国际体育组织牵线搭桥,打算以后引入一些国外的训练资源,多创造点出国比赛交流的机会。
前段时间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运动员论坛上,她全程用英语做了演讲,主题就是“支持运动员在赛场内外全面发展”,这也为学校走国际化路线做了铺垫。
![]()
先农坛体校出了很多世界冠军,像马龙、张怡宁都是从这里出去的,丁宁就把这些师兄师姐请回来,参与一个“导师”计划,让冠军们来带新人,形成一种“传帮带”的好传统。
在管理团队上,她和分管行政的王晨曦副校长,还有刚从体操名将转型分管训练的肖若腾副校长,组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冠军管理团队”,像王皓、王楚钦这些现役教练员和运动员,也直接由她来管理,这样能让训练团队更有凝聚力。
她还对学校里的9支运动队进行了重组,把乒乓球、体操等7个项目的分工理得更顺了,后备人才怎么选拔,也明确了标准流程。
![]()
丁宁这次转型挺受关注的,她从一个世界冠军,成功转型为正处级的体校校长,给很多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发展打了个样。
同时,作为第一位执掌这种顶级体校的女性奥运冠军,她也打破了体育管理层的一些传统格局。
先农坛体校本来就是个“冠军摇篮”,培养过90多位世界冠军,现在她提出“冠军治校”的理念,更是想把这个品牌擦得更亮,吸引大家都来关心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
当然,她现在的这些举措,主要还集中在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和调整结构上,具体效果怎么样,还得看后续发展。
接下来,她需要平衡好学校里这么多行政事务和她亚奥理事会的国际职责;还要处理好出竞技成绩和运动员全面成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传统的训练模式里,怎么更好地融入现代体教融合的要求。
总的来说,丁宁是把自己作为冠军的实战经验、学术上的理论积累和国际视野这三样结合起来,推动先农坛体校从一个成功的“冠军摇篮”,升级为一个体教融合的国际新标杆,她的突破点在于,能把自己的个人影响力,转化成推动整个学校改革的力量,给体育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思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