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9年,毛主席亲自摆桌请老同学吃饭,遇一故人,忙说:请您坐上座

0
分享至

“1949年9月3日下午两点,再等等,主席就到。”汤藻贞站在北师大筒子楼的门口,半嘲半急地对黎锦熙打趣。闻言,黎锦熙把手里的书合上,轻轻“嗯”了一声,却把上衣再理了理——他知道,今天的见面缺一分随意,也多一分真挚。

毛泽东进门时,没有先寒暄就先问路:“汤校长的屋子是哪间?”声音洪亮,带着熟悉的湘音。汤藻贞迎上去,笑着指了指简陋的小客厅。警卫员悄悄把几张折叠桌拼在一起,铺上白桌布,几盘湘味小菜很快摆好。历史的画面就这样被定格:主席、校长、老师,三人围桌而坐,没有官样,没有排场。



追溯缘起,还得倒回到1912年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那一年,19岁的毛泽东背着一只藤箱报到,历史教师黎锦熙站在讲台,看见青年毛泽东坐在第一排,目光炯炯。黎锦熙当时不过22岁,却学贯中西,被同乡称作“神童”。课后他常把学生叫到操场边,边走边聊时政,用当时罕见的口语汉字写板书。毛泽东后来回忆:“黎先生不拘章法,满腔民国新风,讲透了‘天下兴亡’四个字。”

有意思的是,这段师生缘分里,“年龄反差”几乎没有存在感。课余,两人常在岳麓书院后山比划书法,探讨章太炎的语法学与严复的“信达雅”。黎锦熙不止一次感叹:“润之的字里有骨头,谈吐里有家国。”



1918年,毛泽东北上,在北大图书馆做助理员,月薪仅八块。他住在北大红楼的阁楼,白天抄卡片,夜里记日记。黎锦熙得知后,把家里招待客人的好烟和一篮子包子提到红楼。毛泽东推辞:“先生自己留着。”黎锦熙回答:“学生排队求学费,我帮不过来;你抽两支烟,省得挨饿时犯晕。”这番话后来被同楼的罗家伦记在笔记里,成为名校轶事。

时局变幻。1919年“五四”爆发,北京学生受阻,长沙学生要声援。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一期一期寄往北京。黎锦熙收到后,把刊物锁进书柜,唯恐军警搜查。有一天深夜,他写信劝毛泽东:“行事宜慎,莫忘藏锋。”毛泽东只回了八个字:“慎而不怯,藏而不敛。”短短一行,分量十足。

抗战全面爆发后,黎锦熙辗转重庆、西安,主持国语教育工作,研究汉字简化,提出“拼音救国”的怪招,被讥为“学术怪杰”。毛泽东则在延安窑洞里写《论持久战》。1938年,两人于延安窑洞重逢。黎锦熙翻书灯下,直言“持久战”三字惊人;毛泽东递给他一个苹果,说:“书看了多半,意见写在扉页。”苹果加评注,这份礼物让黎锦熙回去念叨了一年。



1948年北平被围,国民党教育部三次劝黎锦熙“先行赴台”,全被拒绝。汤藻贞劝他:“老黎,别担风险。”黎锦熙淡淡一句:“脚下的地儿,就是课堂。”在北平城墙炮声里的顽固,正是这位老师的底色。

终于等到1949年,中央机关进驻香山。汤藻贞给毛泽东写信,只写了两行:一别多年,盼敘旧谊。毛泽东把信压在桌角,给北师大挂了电话,约下午见。有人说主席公务缠身,脱不开身,毛泽东答:“老同学叫我,不去不像话。”



所以才有那一桌家常菜。入座时,毛泽东拍了拍椅背:“黎先生,上座。”黎锦熙摆手:“您是主席。”毛泽东提高声音:“老师面前,哪来主席?”这一幕,让屋里人心里都热了。汤藻贞后来描述:“那天桌上没高论,都是旧事,反而更见情分。”

席间,毛泽东提出请黎锦熙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国家要立文字之规,你的语言学顶得上三座大山。”黎锦熙没立即应声,只是抿茶微笑。会后他回信:“弟子愚钝,只盼抛砖引玉。”1950年他果然进入文字改革委员会,主笔草拟《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又参与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研讨,为新中国语文教育奠基。

1953年春,毛泽东获赠西瓜、哈密瓜等“稀罕瓜果”。他吩咐秘书:“挑最甜的送黎先生。”同时批示调拨一院四合院给黎家,“读书人得有安静处”。那些年,主席批件上常见一句话:“请照顾黎先生身体。”字迹潦草,却掷地有声。



1956年,黎锦熙在政协一次座谈会上说:“教育若失根,国家之患大于兵火。”毛泽东随即转述给国务院主管领导,并附条批:“此言不可轻。”于是,推广普通话、编写九年义务教程等工作提速,多埋下黎锦熙的影子。

1967年冬,黎锦熙病重。毛泽东得讯,托医务人员代问病情,嘱咐“好药先上”。老人弥留之际,床头放着一本圈划密密的《毛选》与早年那份《湘江评论》创刊号。两件东西,半个世纪没有离身。



有人说,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暗线,是师生、同窗、战友间的相互滋养。毛泽东与黎锦熙的六十年往来,就是最生动的脚注。无论阶级、地位、名号如何变迁,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从未改色。那顿简陋的“主席请客”,早已超出宴饮与礼数,它见证了一个国家的气度:懂得感恩,才能赢得未来。

再看今日语言文字规范、普通话普及率的节节攀升,黎锦熙的名字已少被提起;可若翻开工具书,《现代汉语课本》《词类活用原则》处处是他的署名。那场晚饭后,毛泽东曾写在日记边角一句:“先生尚在,文字自昌。”笔画不多,却点明了缘由——山河新生固然可喜,文化的筋骨更要有人守护。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校运会突发意外!一中学女生被箭射中面部

校运会突发意外!一中学女生被箭射中面部

南国今报
2025-11-14 22:29:02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新京报
2025-11-13 23:07:04
该汪峰坐立不安了!章子怡拿到女儿的抚养权后,给了女儿无数宠爱

该汪峰坐立不安了!章子怡拿到女儿的抚养权后,给了女儿无数宠爱

日不西沉
2025-11-08 23:57:53
马筱梅直播大方承认:玥儿霖霖被大S教很好!比有的大人还尊重人

马筱梅直播大方承认:玥儿霖霖被大S教很好!比有的大人还尊重人

小娱乐悠悠
2025-11-14 14:49:41
出轨风波真相大白仅2个月,那英近况曝出,马伊琍一个字都没说错

出轨风波真相大白仅2个月,那英近况曝出,马伊琍一个字都没说错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5 00:43:21
离异中生有新欢了?baby回归失败?于正嘲讽陈哲远?段奥娟上位?姨太问答

离异中生有新欢了?baby回归失败?于正嘲讽陈哲远?段奥娟上位?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14 22:59:44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历史求知所
2025-11-12 11:40:08
男孩让奶反转:同学父亲离异找后妈,家里不差钱,邻居曝更多内幕

男孩让奶反转:同学父亲离异找后妈,家里不差钱,邻居曝更多内幕

卷史
2025-11-13 18:33:15
不到一天印巴同时爆炸,巴基斯坦宣告战争状态,50万大军待命随时开打

不到一天印巴同时爆炸,巴基斯坦宣告战争状态,50万大军待命随时开打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5 04:30:57
全场动容!孙杨被取消资格后,观众齐声高喊的一幕让人破防

全场动容!孙杨被取消资格后,观众齐声高喊的一幕让人破防

小椰的奶奶
2025-11-13 09:39:47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熊孩子爱科技
2025-11-14 16:22:33
对话|日本问题权威专家:不能将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视为偶然和孤立性事件

对话|日本问题权威专家:不能将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视为偶然和孤立性事件

澎湃新闻
2025-11-14 15:12:30
亚洲二流半!名宿力挺邵佳一!直言中国足球发展遇三大难题

亚洲二流半!名宿力挺邵佳一!直言中国足球发展遇三大难题

兵哥篮球故事
2025-11-14 23:19:02
这5种硼砂重灾区食物!很多人爱吃,商贩自己都不碰,早看早避坑

这5种硼砂重灾区食物!很多人爱吃,商贩自己都不碰,早看早避坑

菜卫卫的日常美食
2025-11-12 12:39:56
从半年翻1倍,到亏损80%,葛卫东为何突然就爆仓了?命门就在这

从半年翻1倍,到亏损80%,葛卫东为何突然就爆仓了?命门就在这

迪哥说财经
2024-08-03 20:16:03
若不是日媒披露,我都不敢相信,中国真的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若不是日媒披露,我都不敢相信,中国真的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全金猫眼
2025-10-31 22:10:03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起喜电影
2025-11-11 13:43:59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雷尼尔效应(让一个人爱你且精神上舍不得离开你,只需记住雷尼尔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雷尼尔效应(让一个人爱你且精神上舍不得离开你,只需记住雷尼尔效应)

壹心理
2025-11-11 11:03:50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白云故事
2025-11-06 14:25:03
2025-11-15 05:48:49
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1489文章数 121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旅游要闻

避开人潮!5 个零商业化冷门地,藏着中国最本真的诗和远方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