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广西,有您更精彩
今天看到一份“广西各市代表景区”的名单,看到桂平西山稳定在4A景区的行列里!
也的确是桂平的代表景区。
![]()
说起桂平西山,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可以说在岭南F3(广东、广西、海南)中声名远播,很多人都知道。以 “林秀、石奇、泉甘、茶香” 著称,有 “秀甲南天”、“南天绝秀” 之赞誉。
个人认为最为记得的,就是那句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这一诗句。
![]()
放眼广西,山确实多不胜数,可是能同时具备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山体够大,能游览观光的山却不多!比如桂林的山,根本不能叫山,而是称“峰”;比如声名日隆的平南北帝山,风景确实绝秀,可是在人文底蕴上却比桂平西山逊色不少。
对于桂平人来说,桂平西山有三多:树多、摩崖石刻多、水多!
毕竟在广西各县市来看,离城最近,有着当地“郡山”地位的山并不多。
这样一座山,竟然不是5A景区?不得不说这有些遗憾!
当然了,也说明桂平西山还有上升的空间!那么桂平西山升级为5A景区难不难?对桂平发展有何助力?
如今的桂平西山,显得有些落寞,更让很多人有所吐槽。比如说门票贵,比如说设施陈旧,依然停留门票经济,停留在在八十年代那一轮建设的模样。
发展四十年以来,除了庙宇更新,神像增色以外,山中到处给人感觉,都是一派破败之感,山道台阶就如沧桑古道,树木杂草漫长无序,早已不复当年之峻秀雄奇风采。
简单来说,桂平西山若想升级为5A景区,既需弥补短板,更需放大优势。
从硬件来看,景区需对标国家级标准:优化步道安全性与舒适度,升级导览系统与厕所等基础设施,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从软件而言,则要深挖“三多”特色——古树名木可增设科普标识,摩崖石刻可开发AR沉浸式讲解,甘泉茶韵可打造茶禅文化体验项目。
![]()
更重要的是,必须打破“门票经济”思维,通过文创产品、素食餐饮、禅修活动等二次消费提升游客黏性。
如把80-100元的门票降下来,不说免费,哪怕是20-30元也可以,让本地人也能爬得起山,这不也能增加人气和山上的气场流动吗?
比如,有外地游客三三两两结伴而来,这动辄一个人80元-100元,有谁能扛得住这样的消费?不如多吃几碗猪脚粉,多吃几只豆腐酿?又或是干脆转道其他县市景区去体验。
很多人可能会说,升级5A景区有什么用?不见得比3A,4A有多大效应,
其实,这座山的价值远不止于旅游,更不只是桂平的“郡山”,“镇山”而已。作为岭南佛教圣地与太平天国起源地的双重文化坐标,桂平西山完全能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若能联动大藤峡、金田起义遗址等周边资源,形成“山水+人文”的复合型旅游带,将为桂平带来全域旅游的升级机遇。
事实上,5A招牌不仅是荣誉,更是倒逼城市服务的契机——从交通接驳到餐饮住宿的产业链提升,或将激活这座桂东南小城的县域经济。
当下的落寞未尝不是转机。当游客吐槽设施陈旧,恰恰说明人们对这座文化名山仍有期待。与其纠结“为何不是5A”,不如以评促建:保留摩崖石刻的沧桑质感;传承素斋的古法滋味;宣传西山的底蕴。
![]()
正如那句“更有浔城半边山”所喻,桂平西山的魅力,正在于自然与人文的“半壁辉映”。
若能以5A标准重塑形神,这座南天绝秀终将重现“茶香漫石阶,钟声渡林海”的盛景。
毕竟,在当下社会旅游体验变化的环境下,不再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在于“山不在高,能游就灵”,这就需要转变了!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