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大模型还在为算力“抢破头”,一场光模块领域的“军备竞赛”已悄然升级!最新券商研报暴雷:英伟达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从700万只一路飙升至2000万只,且上修势头未止。背后是GB300与Rubin平台加速落地,AI带宽需求呈指数级爆发,1.6T光模块正从“备选”变“刚需”,而中国企业早已垄断全球70%市场份额,这场千亿盛宴谁能分食?
![]()
一、1.6T光模块:AI算力的“咽喉要道”,需求爆发有多猛?
光模块不是简单的“信号转换器”,而是AI数据中心的“高速公路”——没有它,GPU再强也只能“空转”。其工作原理很直接:把电信号转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再把光信号转回电信号,整个过程决定了AI训练数据的传输速度。
以前这行是“慢赛道”,3-4年才更新一代;但AI来了之后,迭代速度直接翻倍,1-2年就换一代。更关键的是,高速光模块的“放量周期”越来越短:800G光模块2023年刚商用,2024年就卖了750万只,2025年突破1000万只;现在1.6T光模块2025年刚量产,2026年就有望追平800G的出货量,需求爆发力堪称“光通信史上最强”。
而英伟达的2000万只订单,只是冰山一角。Lightcounting预测,到2029年1.6T光模块出货量将突破3000万只,3.2T产品也会紧随其后,整个行业正迎来“每两年翻一番”的黄金期。
二、光芯片:光模块的“心脏”,成本占比70%的核心战场
如果说光模块是“高速公路”,光芯片就是“发动机”,直接决定传输效率,更占据高端光模块70%的成本。它主要分两类:负责“发信号”的激光器芯片(VCSEL、DFB等)和负责“收信号”的探测器芯片(PIN、APD),用的是磷化铟、砷化镓等特殊材料,技术门槛极高。
不过,中国在这领域仍有“短板”:2.5G、10G低端光芯片国产化率能到90%、60%,但25G以上高端芯片国产化率仅4%,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这也意味着,谁能突破高端光芯片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掌握“定价权”。
三、全球格局已定:中国7家企业垄断TOP10,国外玩家退守上游
15年前,全球光模块市场还是日美企业的天下;15年后,格局彻底反转!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里,中国企业占了7席,旭创科技直接登顶全球第一,新易盛、华为、光迅科技等紧随其后,稳稳攥住70%的全球市场份额。
国外厂商则集体“退守”:要么退出光模块组装环节,要么专注上游光芯片研发,试图用核心器件技术“卡脖子”。但中国企业也在反击,不少龙头已经布局光芯片自研,从“组装”向“核心制造”突破,未来几年国产化替代将是最大看点。
四、8大核心领涨活跃股:谁在分食2000万只订单?
1. 中际旭创(300308):全球光模块“一哥”,领涨主力
2023年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年底就通过英伟达、谷歌的1.6T光模块认证,2025年10月泰国工厂月产能提至50万只,马来西亚基地还将800G产能转20万只给1.6T,当前产能利用率达95%,订单已排到12月,在1.6T领域的领先优势让其成为板块领涨标杆。
2. 新易盛(300502):英伟达主力供应商,活跃度拉满
作为英伟达1.6T光模块的核心供应商,2025年10月已拿到批量订单,预计全年能卖150万只,其产品完美适配英伟达DGX系统,毛利率比行业平均高5-8个百分点;同时800G光模块订单稳定,近期股价因订单利好持续活跃,是板块内的“人气股”。
3. 华工科技(000988):技术+订单双驱动,强势补涨
2024年三季度就通过英伟达认证,2025年10月1.6T产能直接扩至25万只,更关键的是自研单波200G硅光芯片自供率达70%,模块功耗比同行低15%;近期刚签30万只框架协议,占微软今年1.6T采购量的30%,业绩预期明确,成为近期补涨主力。
4. 天孚通信(300394):CPO“卖铲人”,稳健领涨
不做完整光模块,专攻1.6T光模块及CPO所需的FAU、POSA等核心无源器件,当前1.6T光引擎配套产品持续起量,泰国工厂一期已投产、二期客户验证中,明年将大规模量产;作为CPO产业链关键环节,业绩增长稳健,股价表现抗跌且领涨属性突出。
5. 剑桥科技(603083):北美客户潜力股,弹性十足
1.6T光模块第一代产品将在OFC 2025现场演示,预计2025年下半年小批量发货,日本团队在高速模块技术上积累深厚;客户覆盖微软等国际巨头,近期因北美订单送样进展受关注,股价弹性大,是板块内的活跃标的。
6. 光迅科技(002281):国企背景“稳压器”,慢涨领势
背靠中国信科,数据通信产品覆盖100Gb/s-1.6T全速率,1.6T硅光模块已具备批量交付能力,客户以运营商、大型数据中心为主,订单稳定性强;虽涨势不如小票激进,但凭借国企背景和全产业链布局,长期在板块内保持慢涨领势态势。
7. 源杰科技(688498):光芯片“突围者”,国产替代领涨
主营2.5G-200G光芯片,拥有IDM全流程产线,70mW CW激光器芯片已批量供应400G/800G客户,100G PAM4 EML正通过客户验证,是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的核心标的;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近期在光芯片细分领域领涨,关注度持续提升。
8. 腾景科技(688195):光引擎“后备军”,题材活跃
已完成800G/1.6T光模块光引擎样品开发,正在推进客户验证,CPO光互联组件也在同步研发;虽当前规模较小,但精准卡位1.6T和CPO两大题材,近期因板块热度带动,成为题材炒作中的活跃标的。
五、风险提示
- 技术迭代风险:3.2T光模块若加速商用,可能导致1.6T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影响相关企业订单持续性。
- 供应链风险:25G以上高端光芯片依赖进口,若海外供应受限或价格上涨,将直接影响1.6T光模块产能与成本。
- 价格竞争风险:国内布局1.6T的企业增多,可能引发价格战,压缩行业整体毛利率,尤其对中小厂商盈利冲击较大。
从800G到1.6T,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创造”,光模块行业正踩着AI的风口加速狂奔。英伟达的2000万只订单只是开始,未来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真正掌握核心技术、锁定大客户的领涨活跃股,还会不断突破业绩天花板。但需注意,行业迭代快、波动大,盲目追高不可取,看懂企业的产能储备、客户结构和技术壁垒,才是抓住机会的关键。
(文章来自互联网,数据与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自主判断,风险自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