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网友认为解放战争初期得到大量美械装备的国军可以轻松击败二战日本陆军,因为美械部队(例如整编74师)装备有大量的榴弹炮、山炮、迫击炮、机枪和冲锋枪,火力上完胜日军。其实这是不了解实情而得出的结论,真相恰恰相反,就算是得到大批美械装备的国军也远不如二战日本陆军,下面拿数据跟大家说说。
![]()
M2式105毫米榴弹炮
首先不少网友对二战日本陆军的了解是基于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一群鬼子哈着腰,端着三八大盖,在迫击炮、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冲锋,少数还原度高的影视剧中日军会装备九二式步兵炮和八九式掷弹筒,这其实只是大队以下级别的日军形象,师团/旅团/联队级别的日军装备可不是这样。联队级别的日军就配备有4门75毫米山炮和4门70毫米步兵炮/4门37毫米战防炮、作战时还会得到1~2个炮兵大队(每大队12门75毫米山/野炮,有时甚至是10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的火力支援。可能是道具不好找的原因,现在的影视剧中很少还原出来。
国军的美式轻武器确实质量好、比日式轻武器好多了,但要知道抗战/二战时期的陆军伤亡的大部分是炮火造成的,在身管火炮方面就算是得到大量美援的国军也远远不如日军。据统计美国一共援助了国军36门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481门M2式105毫米榴弹炮、600门M1式75毫米山炮、300门M3式37毫米战防炮,总数量确实不少,但跟二战日军火炮比起来还是太少了。
![]()
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
列一下二战日军部分火炮数量:30门七年式305毫米榴弹炮、80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30门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150门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440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280门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180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64门大正十四年式105毫米加农炮、1100门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三八式/三八改式75毫米野战炮3300门、1500门94式75毫米山炮、3560门41式75毫米山炮、3000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2500门一式47毫米战防炮、2300门一式37毫米战防炮、3400门九四式37毫米战防炮。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15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重炮方面,日军是压倒性优势;在105毫米级别火炮方面,日军也是压倒性优势。在75毫米山/野炮方面,更是压倒性优势;就连战防炮方面,日军仍然是压倒一切的数量优势。
![]()
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
此外,在炮兵战术方面日军也是绝对优势,绝大部分的国军炮兵还是直瞄射击法、没有掌握间接射击法,作战时很难组织起具有测距、地形测绘和地图判读能力的炮兵观察哨。而日军每个炮兵大队都编有测量队,可以将射击区域绘制成精密的方格坐标表,炮兵观测员只要在图上作业,就能求出精确的射击诸元,从而可以不试射直接发起急袭。这也是在抗战时期的炮战中,日军炮兵可以轻松压制国军炮兵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能有网友要说,美国还援助了国军604辆坦克,美式坦克要强于日式坦克。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援助的基本是轻型坦克,虽然比日军的轻型坦克强多了,但是遇到日军的九七式/九七改式中型坦克就不容易打了。别忘了日军还有坦克数量上的优势,1937~1945年间日军总共生产了5698辆坦克,其中2123辆九七式/九七改式中型坦克,就算几辆换一辆也能赢。
![]()
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
更重要的一点是日军的这些武器装备都可以自产,弹药补给和日常维护都不是问题。而国军的美式装备打掉一件少一件,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全靠美国援助(包括弹药),高强度作战下连基本的零配件供应都是大问题。以国军低劣的后勤保障能力,难以让美式武器高效运作,甚至连牵引美式75毫米山炮的骡马都凑不齐,这在解放战争中都已经验证了。
综上所述,就算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国军,在整体作战能力上也是远远不如二战日本陆军,想轻松打败是不可能的。在武器装备上真正超过二战日本陆军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的志愿军,战略/战术都是超一流,在大量苏式武器的加持下可以碾压二战日本陆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