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浙商基金微视界)
核心观点:
全周(10.13~10.19)牛平,利率出现明显回落(尤其是10.19),本周的资本市场定价因素或在股债跷跷板,在股票出现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债券市场迎来了喘息的机会。
股票市场下跌,可能有诸多原因:(1)中美关系再次陷入不确定中,大国博弈的背景异于7~9月,这一因素在周末随着美国“示好”或许略有缓和;(2)以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成长行业涨势较猛,同时即将进入业绩期,资金或有兑现需求;(3)周五下跌,一方面是为后续会议准备,另一方面是美国银行信用冲击可能影响全球风险偏好;(4)融资盘在最近一个月的赚钱效应(担保额/融资余额)下降。
展望后续
(1)股票市场的外围风险可能有所缓释,美股角度,回调幅度有限,但近期已经爆发中小银行信贷风险问题,故倾向于该方面的风险不会太反复。(2)但是接下来一个月重要时点颇多,包括二十届四中全会(10.20~10.23)、韩国APEC会议(10.31~11.1)、中美关税谈判(11.12之前)、11.1的100%关税是否落地、10月底人大常委会,均可能对市场形成扰动。(3)短期指数在牛市氛围+回调之后有反弹概率,但是月线维度,如果国际形势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好转,可能股指上下波动的风险将增大。
Part.1
主要数据与事件
1、经济数据
外贸数据:2025年10月13日(周一),海关总署公布外贸数据,9月出口同比8.3%(预期5.9%,前值4.3%),进口同比7.4%(预期1.5%,前值1.2%)。
通胀数据: 2025年10月15日(周三),统计局公布通胀数据,9月CPI同比-0.3%(预期-0.15%,前值-0.4%),环比0.1%(前值0),PPI同比-2.3%(预期-2.4%,前值-2.9%),环比0%(前值0%)。
点评:
(1)外贸数据维持强劲。一方面得益于转口贸易(东南亚、香港等)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受益于新贸易伙伴的更深度合作(俄罗斯、非洲、其他未被统计进来的国家等),而对美直接出口则持续成为外贸的拖累项。
(2)CPI环比走强,低于季节性。其中,涨价因素来自于食品价格(鲜菜、鸡蛋、鲜果、羊肉和牛肉)环比季节性上涨(涨幅0.7%,影响0.13%)、工业消费品(金价、换季服装),降价因素来自于服务(受暑期结束和中秋节较往年错月叠加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3.8%、7.4%和6.1%,影响0.17%)和能源价格(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1.7%)。
2、金融数据
2025年10月15日(周三),人民银行公布9月金融数据。
(1)M1同比7.2%(来自居民存款大量增加,或有金融产品赎回的原因),预期6%,前值6%。
(2)M2同比8.4%,预期8.5%,前值8.8%。
(3)社融存量同比8.7%,预期8.6%,前值8.8%。
(4)新增社融35296亿元,预期3.2万亿元,前值25660亿元。
企业贷款:企业中长贷增加9100亿元(同比少增5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增加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企业票据减少4026亿元(同比少增4712亿元)。
居民贷款:居民中长贷增加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居民短期贷增加1421亿元(同比少增1279亿元)。
点评:
(1)存款“搬家”的叙事依旧没有被证伪。
企业:与2024年同期相比,企业活期存款积累出现了明显的修复,同时企业定期存款增幅也处于低位,前者或受到财政存款拨付的影响,后者或受到企业缩表(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尚未回暖)的影响。
居民:居民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也出现了停滞,或一定程度上受到银行存款降息的因素影响。
(2)财政投放依旧维持较大力度。
3、增量财政政策公告
来自于2025年10月17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
(1)下达提前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按照25年额度的60%计算,26年初约有3.12万亿元的新增债增发额度。
原文:“今年,为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尽早下达限额……使用方向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推动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2)安排5000亿元地方债的结存限额。降低了年内加码发行置换债的概率。
原文:“近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当前财政经济运行情况,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与去年相比,此次安排结存限额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力度有增加。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二是范围有拓展。今年的5000亿元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3)整体来说,提前批不影响25年的债券供给,Q4政府债供给量级较小,增加结存限额的5000亿元之后依旧少于前三季度,所以政策的下达对市场情绪影响不大。考虑到经济数据公布在即,财政政策的加码或预示年内经济目标略有压力。
Part.2
市场表现
1、债券市场
全周牛平,伴随着股票市场的走弱,利率震荡后下行。
10月13日(周一),股票低开高走,资金平稳,长债上行。中美贸易冲突再次出现端倪,带来股票市场风险偏好的受挫,但是鉴于对4.7的学习效应,所以也有相当资金流入抄底。外贸数据公布。
10月14日(周二),股票高开低走,放量下跌,长债冲高后回落。
10月15日(周三),股票回暖,长债震荡。通胀数据公布。
10月16日(周四),股票震荡,长债震荡下行。下午公布金融数据。
10月17日(周五),股票大幅下跌,长债出现明显下行。一方面周四晚美股因为中小银行资产风险而出现相当跌幅,另一方面也传出次周由于重要会议而限制资金净卖出的消息。财政数据公布,财政部于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使用5000亿元结存限额。
2、权益市场
10.13~10.17,Wind全A成交额10.96万亿,缩量下跌3.45%;上证综指报收3839点。
行业方面,银行、保险、煤炭、港口海运领涨。
风格方面,本周波动较大的为前期市场较为看好的成长股(创业板、科创板等)、恒生科技,均报得较大跌幅;小微盘、消费、红利等由于前期关注较少故波动较低,其中红利股在股市回调的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的回暖。
3、转债市场
本周转债平价指数下跌2.04%,转债指数下跌2.35%。市场估值有所回落,目前处于过去一年中位水平,最新平价99,转股溢价率41%。
债性转债(平价<70):YTM维持稳定。
Part.3
本周关注
1、10.20(周一)~10.23(周四),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关注两份报告,一是闭幕当天发布的四中全会《公报》;二是几天后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公报》可视为“内容提要”,与后续发布的《建议》在目标次序与核心表述上基本保持一致,不过《建议》会对每一节内容提供更具体的政策部署举措。
2、10.20(周一),9月&Q3经济数据。
AI
浙商基金
浙商基金作为浙江省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是行业内最早投入AI赋能投研的公募基金之一,至今已经11年科技积累,公司致力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提升投研效率,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和更新,构建起基于AI决策的工业化投研体系,推动投研体系工业化与投资能力人工智能化,实现投研策略可追溯、可迭代、可传承,服务国家战略指引。
公司以服务投资者为目标,努力提升长期持有体验,目前公司中长期业绩位于行业前十: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浙商基金权益类业绩近十年6/81,固收类业绩近五年5/129。
注:公司排名数据来源国泰海通-基金公司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统计区间近十年2015.07.01-2025.06.30、近五年2020.07.01-2025.06.3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