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世界金属导报副社长(主持工作)于治民在“兰格钢铁网2025年华南钢铁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表题为《高质量发展下高端品种钢材需求现状及趋势展望》的精彩演讲。
![]()
他指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高端品种钢材需求呈现分化增长态势,行业亟需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等多维度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观点深度解析
01
行业进入减量提质阶段,供需结构与政策环境深刻变化
于治民分析指出,自2021年起,中国钢铁需求进入新一轮减量阶段,供需矛盾持续累积,推动行业走向“减量瘦身”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建筑用钢需求持续萎缩,2025年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1.2%和20%;相比之下,制造业用钢需求保持强劲增长,2025年1-8月汽车、家电、风电、光伏等领域表现亮眼,其中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分别增长72%和65%。政策层面,产能置换、产量调控、规范条件修订等政策持续优化,碳市场扩围至钢铁行业,推动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
02
高端品种与电炉钢成为未来焦点,特钢发展路径清晰
于治民预测,“十五五”期间钢铁行业将呈现“减量与生存”并行的特征,产量波动下行至8.8亿吨左右,电炉短流程炼钢占比将稳步提升,2030年有望超过20%。品种需求方面,钢筋、线材等传统建筑材需求显著下降,而高端板材、优特钢、新能源用钢等需求持续增长。特钢(含不锈钢)占比预计从当前的11%提升至2030年的15%,接近日、德水平。特钢企业应重点推动兼并重组、强化基础研究、开展智能化升级,并通过产业链协同提升直供比例和客户黏性。
![]()
03
生存与发展并重,智能化与国际化成关键路径
面对未来挑战,于治民提出“极致求生存”与“赋能为发展”双轮驱动策略。生存层面,推动“三减”调控,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成本重构,追求“极致成本、极致性价比、极致客户黏度”;发展层面,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通过绿色、创新、数智、链式等多维赋能,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他特别强调,国际化布局是中国钢铁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应借鉴国际钢企经验,构建资源—生产—市场闭环体系。
![]()
于治民总结,中国钢铁行业已进入以“质”代“量”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企业应坚定转型决心,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步伐,在减量市场中找准定位,在高端竞争中赢得未来。
![]()
本文内容系兰格钢铁网原创,如需转发,需得到兰格钢铁网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发,侵权必究。
-往期内容回顾-
兰格钢铁网资深分析师李雪萍:四季度钢管“N”型走势藏玄机
河北省防腐保温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赵思韬:防腐保温管道行业的破局之道
渤海装备首席专家王旭:焊管企业智能化转型实战路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